温柔的春天里,明媚的海岸边,刚结束林文采老师L1专业课,教室里还回荡着毕业舞会的歌声,充斥着学员们生命力散发的光芒。这美好又珍贵的场域迎来林文采萨提亚模式亲子课。
在刚刚过去五天的专业课中,我们已经从林老师这里挖到了无数的智慧宝藏:如何做一个安全的咨询师;如何运用冰山探索一个关系;如何运用家庭图做咨询;如何进行自我探索个案;如何肯定赞美认同,已经涉及人生、自我、亲子亲密关系、选择、界限等等各方面的答疑。每一位学员都在恋恋不舍中满载而归。 今天开始的亲子课,是林老师多年专业学习探索和育儿实践经验得出的精华,更加具体精准的教大家如何养出健康、有生命力的孩子。 为什么孩子小时候什么都愿意跟父母说,越大越沉默? 我很想了解帮助我的孩子,该怎么沟通才有效呢? 沟通是亲子教育的大难题,我们的课程从沟通层次开始。 1 我们因相同而相连 当沟通在讲事实这个层面上,我们会因为有共同的话题,有相似的经历而靠近。这也是为何青少年人喜欢跟同学一起玩,他们听类似的音乐,玩一样的游戏,谈论相同的话题;而作为父母,也许我们常与孩子谈论的是:我和你爸爸成绩都很好,你怎么成绩这么差,这是随谁?这样的沟通自然会将孩子越推越远。 父母可以做个尝试:找相同。将孩子和自己相同的部分找出来,表达给孩子,也许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 2 沟通常卡在想法、观点、信念 不知遇到这样的人你会选择靠近还是远离? 他跟你观点不同,固执己见且执着于说服你,让你按照他的想法来。我猜多数人会选择坚持自己→不欢而散或者表达自己→虚伪的答应→远离。 我们的沟通常常卡在想法这一层面,不论是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中,想法、观点的不同常使得我们陷入对错之争,无法进入更深的沟通、达成连结。 人与人生而不同,想要有深入的沟通和连结,就要做到尊重:允许我与你不同。 3 感受的表达让我们亲近 感受是身体与我们沟通的唯一方式,就像“饿”告诉我们该吃东西了,“发烧”告诉我们身体发炎了一样,伤心、快乐、愤怒、害羞,都是身体的表达。既然表达了,就需要被看见。 当它悄无声息的表达,是需要被我自己看见;当它说出感受,是需要被重要他人看见。 所以当孩子发脾气,喊叫,我们表达对孩子情绪的看见,孩子的情绪就会减少一些。 4 敞开——最深,最内在的沟通 敞开并非什么事情都告诉你。而是想要说就选择说,不想说就不说,真实、安全的做自己。 有科学研究,敞开时的大脑图与中奖和吃到美味佳肴的大脑图一致,可想而知,敞开就是酒逢知己、酣畅淋漓的感受吧。 人类总是趋向于向着敞开迈进。因为我们有一大天性——连接,这也是为何我们总是想要结婚。 5 出生到现在,沟通层次如何变幻的? 当孩子刚出生,第一次与父母沟通时,在敞开的沟通层次。 随着孩子长大,慢慢的我们很难听他说起感受(不亲近),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也许只是聊一点事实,甚至只回家说一句:妈我回来了,最糟糕的情况,招呼都不打,拒绝沟通。 当孩子遇到心仪的异性,你会看到他从打招呼,讲事实,说想法一步步进入到内在沟通层次,直到恋爱结婚,又一次进入敞开。 然而婚后,很快会从敞开里出来,或许会卡在想法,过关则向内,过不了慢慢的又回到说事实,打招呼疏离的状态。 我们要思考的是:为何难以进入敞开?什么因素能够让我们敞开的沟通? 答案是:安全 做安全的父母 孩子的安全感与生俱来,如果未曾受到伤害,就不会封闭自己,拒绝沟通。如何成为安全的父母?答案非常简单: 三个不做,只做一个:心理营养 1 不说话伤自尊 人类有一个天性是价值感。当我们的价值感掉落到底层,会生出结束生命的想法。 当我们对孩子责问牵扯到人格的层面(你怎么那么丑),不管这个评价是否真实,对价值感都会造成伤害。有时候越真实伤害越大。 这是特别需要我们注意的事,我们常常疑惑孩子怎么那么脆弱,一点都不经说。孩子的脆弱是由父母塑造的,孩子的价值感由父母塑造。我们要关注少年人口中的:无聊、没意思。这是在表达,没价值。所以与孩子说话要注意:讲事情,不说人格。 2 不说话羞辱孩子 简单来说,就是不说让孩子没面子的话。 当孩子躲起来,我们勒令他出来打招呼;当客人赞赏孩子挺乖,我们说乖什么,在家可闹腾了;当别人夸孩子胖乎乎可爱,我们回,贪吃。 类似的话语会让孩子感觉特别丢脸,同样会伤害到孩子的价值感。长此以往,孩子不会让父母知道他经历的事情,以免被拿来当笑话。 3 不焦虑 当我们对孩子有着焦虑和担心,孩子会觉得内疚,他认为是自己不好,不听话,父母才焦虑。这同样会损伤孩子的价值感。 当孩子的价值感持续降到最低,孩子自然会有自杀的想法,而身体为了保护他,会远离让自己价值感降低的人和事,这也是为什么有孩子随着长大距离父母越来越远。 以上三个不做,听起来简单,却不容易做到。这是因为作为父母的我们,就是第一个受伤的孩子,当我们成长过程中经历过受伤,我们就容易传承同样的模式对待孩子。所以我们需要学习、自我成长,努力尝试对孩子先进行“三个不做”,慢慢的再来对自己努力。 五大天性 只要我们给婴孩提供足够的生理营养,只要他生理健康,他的身体天性就会发展出翻身、坐、爬、走、跑的能力。 跟身体的部分一样,人类生而有五大心理的天性,林老师称之为五朵金花,分别是: 1 连接 人类天性就有连接的需要,如果不与外界连结,也许还是可以生存的,但是会充满孤单、寂寞和痛苦。 孩子如果连结之花无法绽放,就无法社会化。 2 价值感 价值感之花是灵性之花,是我们对理想的追求。 无价值的孩子没有理想,常常会处在躺平的状态。 3 爱的能力 爱的能力是指有能力爱别人,也有能力接受别人的爱。 4 安全感 最大的安全感就是相信自己足够好,任何事情都能够跨越,只要活着一天,就有希望。 5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可以自己做选择。 如果父母控制孩子,孩子无法独立自主,则会产生恨。 以上人类五大天性之花想要绽放,则需要充足的心理营养。 1 无条件接纳 0~3个月(100天) 无条件的接纳是指当我0~3个月时,IQ不知,不会说话,品格未知,优秀未知,但是你就接纳我,有需要时就会满足我。 这会让孩子收到:我存在即使什么都不会,就是有价值的。价值感之花就会绽放。 2 No.1 in life 同样在0~3个月,母亲听到婴儿哭,血压会上升,心跳会加速,孩子会感知到母亲的紧张,知道自己有需要,母亲就会放下一切,先来满足我,把我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这就是第二个心理营养:生命至重,会让价值感之花绽放。 3 安全感 4个月~3周岁,孩子所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安全感。用来与他的重要他人进行分离,走向独立自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我们生命开始,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还不是一个独立的人,我们共生于妈妈,妈妈如果死亡,我们也无法生存。剪断脐带是生理的独立,心理的独立则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孩子身体能力发展,要经历四个阶段。如果妈妈的安全感足够,允许孩子离开自己,允许孩子做选择做尝试,并安稳的等待他,孩子会在四个阶段里一步步发展出适当的好奇心、适当的冒险精神、最终拥有自我意识,真正与妈妈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人。他能够与妈妈以情相系,独立自主,由此开出独立自主、连接的花朵。 妈妈如何给予孩子安全感呢?之后的课程里会学习到。 4 肯定、赞美、认同 当孩子4岁~5岁,会特别关注:我是怎么样的人?我好不好、棒不棒,有没有足够的能力?孩子会通过比较,通过重要他人的评价,来给自己答案。 这个时期家庭里另一位重要人物要粉墨登场了。就是爸爸。你会发现这个年龄的孩子很自然的开始找爸爸。他们最想要爸爸的肯定、赞美和认同,以获得对自我的认知。 爸爸的肯定赞美认同能给到孩子三大礼物: ♥人生观 ♥自我概念 ♥性别认同 人生观,自我概念,妈妈也可以给到孩子,但性别认同只能爸爸给。女孩子会更有女性魅力;男孩子更有男性魅力。 如何做肯定、赞美、认同呢?做好还真是不容易。在未来两天课程我们会学习到。 5 模范 6岁的孩子大脑发展出“录像机”的能力,他们会像录像机一样录制“模范”的行为,从中学习: ♥面对事情的方法 ♥人际关系 ♥如何处理情绪 如果这个年龄的孩子没有模范,他会有很多困惑,会终生都寻找模范,这也是青少年崇拜偶像的原因。 当我们讨论完如何说如何做,孩子能够得到心理营养时,心有一瞬间的安宁,好像育儿难题而来的焦虑得到了一点安抚,对未来两天的课程有了更多的兴趣和希望。就像林老师说的:安全感就是相信自己,任何事都能跨越。这一刻的安全感来自林老师,来自专业课堂,来自不曾放弃成长的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