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健康童年的六粒种子
毫无疑问,抚养子女是一件极其困难而又回报丰厚的工作。没有一个父母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有失去耐心、不经思考就采取行动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时不时地希望自己在应对某个情景时采取完全不同的方式。在健康的家庭中,这种情况发生得很少,频率也很低,每当事情发生时,父母也会指出问题,进行说明,甚至向子女道歉。负面事件也可以成为家庭成员间积极互动的契机。
然而对于表现出边缘人格症状的父母来说,让他们始终如一地这样做是十分困难的。他们自己小时候很可能就没有这种健康的经历,因此他们也就缺少一个合适而健康的参照系。而由于自我意识脆弱,他们又很可能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也不愿承认自己有缺点。
不论养育子女多么具有挑战性,培养一个健康、自信、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孩子的基本方法其实是很简单的。孩子需要支持、尊重和赞同、表达、无条件的爱与关怀、始终如一与安全感。
支持
孩子们需要知道,父母或监护人就在他们身后,为他们加油,相信他们一定会成功。不应当期望子女给与父母同样的支持,父母也不应当将子女当成是一个平等的成年人,或者当成是他们的同题和朋友。
尊重和赞同
孩子们需要知道,自己具有内在的价值,他们有权利在宇宙间占据一块物理、精神和情感的空间;而这块空间是安全的、被认可的,不会被人随意践踏。
表达
孩子们需要感觉到一种氛围,一种媒介,这种媒介将培养他们的自信,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意见会被听取,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具有一定的控制力。父母需要培养这种氛围,尊重子女的表达,尊重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并进行判别。父母要进入子女的世界,而不是期望子女进入他们的世界。
无条件的爱与关怀
孩子们需要知道,父母会无条件地爱他们、关怀他们,不论他们是谁,不论他们做了什么,不论他们如何表现、如何穿戴,不论他们外表如何、内心如何,不论别人是否喜欢他们、爱他们。他们还需要你的亲密举动,不论是拥抱还是告诉他们你爱他们。
始终如一
播种健康童年的最重要的一颗种子就是"始终如一"。在父母始终如一的关照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更加自信、更有安全感:知道这个世界存在一定的秩序,承诺需要信守,规则需要遵守;这样他们才会感觉更加安全。星期一告诉孩子可以做某事,就不应该在星期二、星期四或者星期天因为孩子做了那件事而训斥他,更不应该因为妈妈累了或者心情不好而随便斥责孩子。
安全感
孩子们需要感觉到安全,感觉到有人能够提供给他们食物、衣物、避难所、精神支持和爱。只有父母的行为始终如一,子女才会有安全感。
停下来,想一想:六粒种子
回忆两到三个你的父母为你提供某粒种子时的场景(支持、尊重和赞同、表达、无条件的爱与关怀、始终如一)。写下这些场景,记下当时的情况和你的感受,以及你由此得到的收获。
再回忆两到三个场景,在这些场景中,你的父母没有为你提供你所需要的种子。比如你的父母因为某件小事而严厉地惩罚你;你向父母倾吐自己的想法,却发现他们无视你的声音;前一分钟告诉你做某事,后一分钟又告诉你做另外的事,最后却说你一件事都没有做“对";或者你被羞辱和虐待的时刻。记下这些场景,记下你当时的感觉,以及事后你如何向自己解释所发生的事。从这些情况中你又学会了什么?
这一类的事件影响了你安全感、独立感和自我价值的形成,你是如何看待此类事件的?此类事件又如何影响了你的自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