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学院 萨提亚文汇 BETTER ENGLISH BOOK
35个几乎囊括教师工作中遇到所有问题的“怎么办”(收藏)
2023-08-23

教师的35个“怎么办”几乎囊括了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各方面问题,这些处理问题的方法对每位老师来说,都是非常值得探讨和借鉴的。



学生的问题教师一时解答不出来该怎么办?



(1)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提问给予鼓励和支持,一定要注意保护他们的求知欲和主动思维的积极性


(2)如属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发动并鼓励学生集思广益,讨论解决;如不属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委婉告诉学生,课后再给解答;


(3)如果确实解答不出来,一定要真诚地告诉学生,老师一时回答不上来,等课后查找有关资料,或请教一下别的教师,下节课再给学生解答。切忌不懂装懂胡乱回答,或有意岔开问题,不予回答。


面对离异家庭的学生应该怎么办?



(1)寻找机会多与他们接触,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了解他们的性格,以及父母离异的原因;


(2)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尊重。在课堂教学和班级的各项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关注他们的言行以及心理变化,随时与他们谈心;


(3)鼓励他们多与其他同学交往。家庭残缺容易造成孩子性格孤僻,与同龄人交往可在某种程度上填补感情空白,转移注意力;


(4)帮助他们理解父母离异的决定。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活,父母也一样。一方面要新生父母的决定,另一方面要培养独立意识,调整好自己的生活。

学生与校外品行不端人员密切接触怎么办?



(1)向学生家长通报情况,并阐明危害;


(2)采取两头控制的方法,学生在校期间,班主任和学校有关人员监督学生不和外来人员接触,放学后由家长监督学生不与校外人员接触;


(3)学校保卫及有关人员要严格清理校园周边环境,保证校门口无闲杂人员,坚决控制闲散人员进入校园。

当学生沉湎于电视或网吧时应该怎么办?



(1)经常跟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目前的需要和兴趣,多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处理好电视、网吧和学习的关系,讲清学生过多的迷恋电视和网吧的危害,提高学生的自控力;


(2)培养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有意识、有选择地引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


(3)及时和家长联系,让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工作,帮助学生选择有益的电视节目,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好学习、娱乐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关注学生的课外生活,让学生远离网吧,帮助学生培养高雅兴趣。


面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应该怎么办?



(1)要了解他们。既要了解家庭贫困的原因,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做到心中有数;


(2)要关心他们。不仅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关心,而且要在心理上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起自信心;


(3)要帮助他们。一是通过希望工程和社会捐助解决他们学习所用经费;二是自己身体力行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如送衣物、学习用品等;三是采取帮扶措施,让他们与家庭条件好的孩子结帮扶对子,通过孩子把家长联系在一起,使之家庭与孩子同时走出贫困;


(4)要鼓励他们。时时处处告诫自己和学生不要歧视他们,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给予及时肯定和表扬,树立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面对父母在外地打工的学生应该怎么办?



(1)与其父母委托的临时监护人经常取得联系,及时反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和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情况,共同担负起教育责任;


(2)经常与学生谈心,正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发现有不良倾向及时帮助纠正,避免学生误入歧途;


(3)帮助学生养成学习和生活好习惯,严抓学生学习,严格控制学生花钱;


(4)给学生以特殊的关爱,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师爱,弥补学生内心的空虚,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5)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孩子接到教师家中,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当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时应该怎么办?



(1)运用暗示法,引导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回归到课堂教学中,要马上停止讲课,用目光注视溜号的学生,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并提示他注意听课。或者运用提问法,针对溜号的学生及时请他回答问题,牵动他的注意力回归。也可以用动态管理法,教师在授课时,走进学生当中,对于溜号不注意听讲的学生,提示他注意听讲;


(2)事后教师为了避免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发生,要注意运用目标牵动法,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立分层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注意力有集中的指向性;教学设计要科学、生动、有趣、直观,通过精湛的教学艺术,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精神不游离于课堂;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介绍培养注意力的方法。例如五到听课法,耳听、眼看、口说、手写、脑动,加强头脑处理信息能力、培养注意力,或运用短时记忆法,训练注意力的集中。

当发现学生早恋时应该怎么办?



(1)教师首先要仔细观察,全面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早恋,不能轻易地给学生定性。如果确实是早恋,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成绩下降,甚至精神有些萎靡不振,一定要及时想办法解决。


(2)不要大惊小怪,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与学生谈话,交流时教师一要态度亲切、和蔼,二要语气语调平缓、自如,三要用语喜悦、婉转,讲清现在的学生思想、身体、道德、人生观等方面都还不成熟;过早堕入“情网”,已经影响了学习,不仅荒废了学业,还会造成严重后果。让学生把这美好的感受、美好的向往埋在心底,变成学习的动力,为追求更美好的未来创造更丰厚的条件。


当遇到智力偏低的学生时该怎么办?



(1)在生活中、课堂上关心学生,营造一种关爱、互助的班级氛围,让同学正视其弱点并平等与其相处


(2)依据学生自身实际,确立与之相应的学习标准,并适当、适度予以表扬;


(3)为学生提供发言、表现的机会,把最简单的问题留给他,同时用教学语言、形体语言给予希望、鼓励;


(4)与家长及时沟通,借助家庭教育,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自身发展。

当遇到“学困生”时应该怎么办?



(1)千万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学困生”进行谴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特别是“学困生”遇到困难,一时无法解决,可能恐慌、自责,甚至有时产生自暴自弃心理。要主动安慰、关心和鼓励学生,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要细心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此为起点,不断激励;


(2)如果是学习不用功、不刻苦的类型,必须进行严肃认真的思想教育,给他讲清任何成绩的取得必须靠艰苦的努力,并帮他进一步明确作息时间和学习时间的分配;


(3)如果是方法不正确,则需要帮助他纠正学习方法,和他一起分析,对成绩偏低学科多花费时间,多提问、多积累,及时纠正错误;


(4)如果是这段时间家庭出现了变故,如父母离异,家长关心不够等,应及时和家长联系,多给予孩子以关心,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和家长时刻在关注着他;


(5)抓反复,反复抓。“学困生”因外界因素干扰和心理情绪波动而出现反复时,不应心灰意冷,要及时找出“复病”原因。这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转化工作才能成效。

当学生总是不完成学习任务时应该怎么办?



(1)从教师的角度来解决,布置作业时,应考虑学习任务量要适中,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少,内容精,并且在布置学生任务时侧重于创造性,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为他们发展自身的特长创造条件;


(2)开主题班会,以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名人故事激励法、学习经验交流法,使学生明确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的目的,使学生在经验交流中互相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如果上述方法对极个别学生的教育效果不明显,教师可以进行个别批评教育,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如效果仍然不好,必要时也可以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督促和监督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当学生不独立完成作业时怎么办



(1)要让学生找到良好信任的感觉,和学生无拘无束地交流和平等真诚地对话,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教育;


(2)让教师的爱心与学生特殊心情产生共鸣,用教师的宽容和理解使学生感到悔悟;


(3)对其进行人生观的教育,使其明白“成功来自99%的勤奋加上1%的灵感”;


(4)对于那些懒惰、缺少自强、自主意识的学生,既要紧跟疏导,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同时教师应通过科学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寻求兴趣,在兴趣中成长进步。

当学生考试舞弊时应该怎么办?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注重正面教育,注重诚信教育,使学生明确考试舞弊是一种不诚信的表现。帮助学生在认识上分辨是非,树立诚信为荣的观念;


(2)对成绩差的学生就给以热情的帮助,考前应对学生进行补差。要找学生谈心,解除他们的心理压力,调节情绪,平衡心态,提高信心。坚决不讽刺不挖苦;


(3)做好家长的工作。及时和家长联系,要求家长能实事求是对待学生的成绩;


(4)对学生的评价要多元化,既要重视学生的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把考试当作评价学生的唯一途径。

当学生厌学时应该怎么办?



(1)教师要和学生谈心,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详细了解分析引发厌学的原因,采用耐心的引导法,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少贬多褒,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戒骄戒躁;


(2)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家庭的多方面背景,和家长共同探讨制定措施,创设引导学生学习的良好家庭氛围;


(3)与任课老师进行沟通,减轻课业负担,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补救措施,利用学科的特点,施以积极的心理影响,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和行为;


(4)通过学校和班级活动、举办心理讲座等,消除学生厌学情绪和行为,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转变学习态度,使他们在内心深处形成动力,发自肺腑地产生对学习的需要,真正做到标本兼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学生经常迟到、无故旷课怎么办?



(1)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了解情况,如果学生确实有实际困难而迟到时,要及时和家长取取得得联系,帮助解决;


(2)电话家访法。应该马上与家长取得联系,如果学生逃学课时,跟家长商量好,配合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


(3)耐心引导法。当你见到这个学生时,用一种关怀的语气询问其原因。如果他说实话,应肯定他诚实的优点,并及时给他讲述,分析逃学、旷课的危害性,鼓励他改正错误;如果他说谎,不揭发他,反而关心他;


(4)良知感召法。把学生旷课时间记录下来,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如课间、中中午放学、自习课或周末给他补课,把时间找回来。

学生故意扰乱课堂纪律或搞恶作剧怎么办?



(1)要冷静对待,用一片真心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教育学生要有大局观念,要自尊、自重,让学生知道搅乱课堂是不道德行为,既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别人。还要教育学生学会自我克制,以免学生之间产生摩擦和冲突;为故意捣乱者创设改过自新的机会,共同营造团结和谐的氛围;


(2)转移注意。在教师自己或个别学生由于突然情况即将失态时,教师要反应敏捷,果断决策,及时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采取冷处理的办法,从而巧妙地进行自我掩饰或掩饰学生;


(3)随机发挥。教师利用突发事件中的某一点,或小中见大,或由此及彼,或顺藤摸瓜引申出深刻的意义,深化教学内容,从而化解矛盾。不应简单地停下讲课,严厉训斥一番了事,而应根据情况区别对待,或接话分析,用教学内容中的道理去说明,使之深化;或善意引导,晓以大义,以宽容的态度、渊博的学识、透彻的分析去征服学生的心。

当学生打架时应该怎么办?



(1)教师要及时制止学生打架行为,避免恶性伤害事故的发生,依法保护好学生;


(2)互相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阐明打仗是不文明的行为及可能造成严重伤害后果;


(3)教师要做好打架学生的调解和好工作,树立团结友爱的风气,消除隔阂。

当遇到屡教不改的学生时应该怎么办?



(1)应把对学生的信任、尊重、理解,贯穿于广义的教育活动中,而不应拘泥学生一时所犯错误上,不因为学生说谎而不信任学生;不因学生屡教不改而百般歧视,要给学生更多的关爱;


(2)要“蹲下来,和学生平等交流”,主动开发学生的潜能,要通过理解去激励学生,撞击出学生自信的火花;


(3)要善解人意,靠高尚的价格魅力来升华,理解学生,不失严格要求;平等待生,不失师者的风范;赏识学生,不失谆谆引导;


(4)要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树立健康向上的班风,让学生来帮助屡教不改的同学,消除品德和学习等方面的不良习惯;


(5)要主动进行家访,与家长一起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

当学生顶撞教师时应该怎么办?



(1)要以民主、理解的态度和方式与学生接触,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看待,以商量的口气与他们谈论事情,对个别存在问题的学生应进行个别谈心,不要公开宣布,也不要横加指责。要倾听学生的看法,与学生推心置腹地交换意见,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并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赢得学生的信任;


(2)要学会自我克制。比如:自我暗示法——一旦感到自己要发火,心里反复默念“不要发火,要冷静,要冷静……”;转移法―——当感到怒气上来时,转移视线,故意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深呼吸法——发怒时,要求自己做深呼吸,吐出心底的怒气;肌肉紧张法——紧握拳头再松开,紧绷脚板等;


(3)告诉学生顶撞老师是不礼貌、不尊重人的行为,同样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让学生知道,顶撞老师有损自己的形象,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当学生性格孤僻、不合群时应该怎么办?



(1)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主动和家长联系创造家庭和睦相处、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气氛,切忌随意训斥、打骂,要让学生在互敬互爱的气氛中形成合群的性格;


(2)应该让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逐步学会怎么生活,怎么相处;


(3)应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引导学生慢慢同化于集体之中。


当学生精神忧郁时应该怎么办?



(1)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分析学生精神忧郁的原因,以更多的关心、理解、开导,让学生把心中的积郁倾吐出来,共同研究解决办法,解除学生困惑;


(2)要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愉快的环境,尽量安排他们参加集体活动,让他们与同学交往,丰富他们精神生活,开阔他们的心理境界;


(3)精神忧郁有时伴有消极言行和意外事件的发生,老师和家长必须高度警惕,严密监护,给予更多关注,防患于未然。

当学生嫉妒心强时应该怎么办?



(1)要教育学生不断提高自我意识水平,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教育学生经常反问自己:“我现在各方面表现如何?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跟以前比较哪些方面有进步?哪些方面有退步?我应该怎么办?我有决心再上一个新台阶吗?我是否应该听取父母、亲友的意见?是否征求老师、同学的意见?”


(2)教育学生在班级给自己寻找追赶的榜样,看到别人的长处。学生如果能经常这样去想问题,嫉妒心理就会慢慢打消,能够客观地自我评价,客观地评价别人。


学生遇到困难、挫折、缺乏自信怎么办?



(1)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家庭环境、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反应,及时发现问题;


(2)降温减压法。当学生受挫折时,教师应表示同情,善言加以劝慰,使对立情绪逐渐消失,进而让学生向教师吐露真言和事情的真相。教师再从信任和尊重受挫出发,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劝慰、引导,同时晓以利害,逐渐熄灭受挫学生心中的怒火,使报复心理消失;


(3)审查目标法。就是帮助遭受挫折、缺乏自信的学生审查原目标是否符合实际,如果不符合实际或超越实际,就为其重新修订目标。家长会是帮助学生和家长重新审查目标的好机会,教师要利用这个机会分析审查原目标,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变挫折的压力为动力,树立自信心。

对待缺少成功体验的学生应该怎么办?



(1)以鼓励为主,设定目标。目标的设定需要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自身,以便于目标的实现,同时一有微小的进步就表扬;


(2)创造适合他们的教育情境。教育情境的创设要结合他们的优点和特长而定,例如可以组织一些小型体育活动的比赛,一些他们所能达到的知识水平竞赛等,一次不成功,要多给几次机会。在课堂应多设置一些简单而有益的问题,鼓励引导他们回答,并给于充分的肯定;


(3)挖掘闪光点,建立自信心。老师和同学一起帮助这些学生,找到自身的闪光点,从闪光点找突破。

当学生有逆反心理时应该怎么办?



(1)平时多与学生接触,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了解他们的性格、喜好,分析他们症结所在,因势利导;


(2)教师以身作则,以理服人,处处从严要求自己,直到表率的作用,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


(3)课堂上多些微笑。上课时多几句对学生鼓励的话语,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主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处理好师生关系。增强相互理解和信任,与学生平等对话,将心比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自己的爱心来换取学生的真心,用希望、激励等科学教育方法,拨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上进心,打开学生心灵大门;


(5)分析其家庭原因,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来自:中国教师报,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