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出生那一刻,开始失去了自我”
“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什么都给你最好的”
“起早贪黑都是为了你……你还这么不懂事”
……
这种沮丧、抱怨多数是妈妈。这也许是社会观念的支配,认为妈妈就应该为了家庭、孩子牺牲自己;也许是母爱使然,因为爱孩子、爱家庭而不断付出,委屈求全。 总之,妈妈的角色与奉献、牺牲联系在一起。 但这样对孩子、对家庭来说真的好吗?看看下面的事例: “我4岁的女儿不听爸爸的话,不吃蔬菜!”我以为她不吃蔬菜是因为不知道蔬菜的重要性。 当我说“吃蔬菜会成为美丽的女人”,她说“为什么?”,我解释了大约67次的原因。 现在不吃蔬菜可能将来的皮肤不好。我想知道女儿成年后会不会因为皮肤粗糙,而说: “对不起,爸爸,那时候我应该吃蔬菜的。您当时能说服我,强迫我吃就好了” 我也是父母。有一颗好心。我们希望在事情发生之前就避免他们可能错的事情。 01 仅凭自我牺牲 并不能建立一个健康的家庭 “妈妈正在为你尽力而为”,“爸爸为你努力”孩子是怎么看待这些事呢?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需要反思,你的付出和牺牲,是孩子的需要,还是你自己的需要? 如果孩子感受到的只是父母的“牺牲”,孩子便被这份沉重的母爱绑架。 如果不能让妈妈满意,孩子便会觉得自己无用、多余。负重前行,谈何容易?心中有愧,又如何真正为自己而活? 纪伯伦在《先知的灵光——孩子》中说得好: “他们是藉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从属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02 在爱孩子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好好爱自己 对自己的爱多一点儿的妈妈可以从生活中获得更多收益: 当比较自爱的母亲和非自爱的母亲对比,差异是惊人的。 自爱的妈妈对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很满意:婚姻,工作,智力,友谊,外貌和日常生活。 通过放松、做自己喜欢的事,您会更加爱自己。 学会爱自己的6个建议 这六个建议不是固定的。即使您跳过一两个,您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改变生活。入门和尝试是关键。 03 一个健康的家庭是建立在 父母可以轻松承受笑声的地方 美国家庭治疗专家维琴尼亚·萨提亚表达过她对于“爱的法则”的认识,其中一段写道: 牺牲你自己来满足我的需要 那并不能让我幸福快乐 那就像 你给我戴上王冠 却将它嵌进我的肉里 疼痛我的灵魂 宣称自我牺牲是伟大的 那是一个古老的谎言 你贬低自己 并不能使我高贵 我只能从你那里学到“我不值得” 自我牺牲里没有滋养 有的是期待、压力和负担 若我没有符合你的期望 我从你那里拿来的 便不再是营养 而是毒药 它制造了内疚、怨恨,甚至仇恨 我愿你的爱像阳光 我感受到温暖、自在、丰盛喜悦 我在你的爱里滋养、成长 我从你那里学会无条件的给予 因为你让我知晓我的富足 与那爱的源头连接,永不枯竭 永远照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