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乎上有个热门的话题:有哪一瞬间你知道了父母重男轻女?在2700多条回答中,我只是浏览了前面几条,就已经觉得满满的心酸和难过:
从懂事就知道。知道好的东西要给弟弟,菜都不会多吃一口。
暑假的时候,我哥去考驾照,我弟说两个人可以一起考,结果我爸支支吾吾的说我工作以后再去。以前我隐隐约约知道我们家重男轻女,那一刻特别清晰的认识到。这之后,有一次和我爸我弟一起出去,我爸参加了一个活动,活动送了点小东西。我爸小声的嘀咕了一句“这种小东西女儿选。”(但我知道他的意思是大的东西,比如房子什么的我就没有了)当时,我什么心情都没有了。
这一条条的留言背后,是无数女孩们踏过的充满荆棘的成长路途。从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她们中的很多人对于成长中遭受到来自父母家人的忽视和不公,依然无法释怀。美国注册婚姻和家庭治疗学家卡瑞尔·麦克布莱德博士说:“爱来自父母,令人悲哀的是,伤害也往往来自父母,而这爱与伤害,总会被孩子继承下来。”在心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基本的发现,就是原生家庭的承传:受害者往往成了施虐者。有许多父母把上一代加害于己的东西继承下来,用以加害后一代,而这种承传,总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电视剧《欢乐颂》中,饱受父母重男轻女伤害的樊胜美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家庭,就是她的宿命。但是,在我认识的人中,就有这么一个人勇敢的冲破了这种宿命,她的经历和故事,充满了心酸和泪水,令人动容。也许,当你倾听了她的故事后,也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获得生命的能量。
作为一个咨询师,这样的自我暴露需要付出强大的勇气。这里说个小插曲,就在我纠结是否要分享自己的经历的时候,我的一位来访者告诉我,她觉得如果有一天,我把她的故事写在书里或课程里,她会很高兴。因此,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我的经历而找到情感共鸣,获得活出自我的力量。70年代末,我出生在“重男轻女”非常严重的闽南地区。直到现在,我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依然觉得那是一段非常艰难并且充满了无数的眼泪的日子。这导致我小时候很黏人,实际上我是对分离很焦虑,没有安全感。很多时候,我会被独自丢在某一处,因为大家都没有空回应我。这个早年的创伤,让我成年以后有严重的分离焦虑,特别是在亲密关系里。因为家境贫困,我营养严重不良,导致2岁多的时候都不会走路。快3岁的时候,我终于会走路了。但可能是因为缺钙,我的腿一直站不直、是弯着的。记忆里,我一直感觉自己像一个丑小鸭,这让我的内在一直很自卑。在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我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一中,这个时候我的父母才开始重视我。因为,在我老家那里,很多父母都认为:女孩读什么书?!反正早晚都是别人的人。在她的成长里也饱受苦难,不过,在男权的文化里,她认为只有认同,才能活下来......在自我成长的路上,我对他们有过愤怒,很少联系他们也很少回家。
直到我走进心理学才发现,我的很多精神痛苦甚至症状,源于我父母对我的忽视、拒绝。当我的内在被逐步疗愈后、选择了跟他们和解之后,我才开始重新和他们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也一直是我内心的信念。我想,无论我过去经历了什么,被怎样对待过,我都想走一条自己的路。我感谢自己在十几年前选择了心理学,它帮我找到了一条自我救赎之路: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很抑郁,也很愤怒,我也有过好几年的时间不怎么和他们联系。这个过程让我深刻的体验到,直面自己童年的创伤,特别是和妈妈关系里的创伤,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通过直面——接纳——转化这三个步骤,我开始不再因为害怕,而给自己设置保护壳,并且得以在现实生活里,活得真实。在我终于从过去里解脱,摘下伪装,做回自己的时候,我又开始审视我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在我的自我疗愈过程中,我经历了愤怒——哀伤——接受——原谅这4个阶段。这个过程使我在所有的关系里,情感更加流动,我可以表达自己,坚持我的立场,也可以谅解他人。在家庭中,我可以游刃有余地处理原生家庭、婆媳关系,在十余年致力于“女性”议题的发展和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很多的女性和我有一样的经历:她们当中很多人都经历了父母的缺席、忽视、责备……,从小就没有感受过什么才是真正的爱,这导致她们在以后的社交、婚恋关系中经历各种的坎坷和困境。这也促使我一直以来,不断在思考“母亲”这个角色,我希望一个女性,不管是作为女儿,还是作为母亲,都能够活出自己,过好这一生。她来找我是因为,她感觉自己带着厚厚的面具,活得战战兢兢。比如,婆婆或邻居一个不高兴的脸色,会让她感觉到害怕,担心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而她的妈妈有着严重的自恋情况,要求晓悦任何事情都要以她的感受为中心,如果晓悦不如妈妈的意,妈妈会责骂她,甚至几天不和她说话。同时,妈妈更疼爱晓悦的哥哥,晓悦初中毕业就辍学,打工赚钱给哥哥读书。久而久之,她变得在意所有人的眼光、脸色,因此总是焦虑不安,这让她事事迎合讨好他人。在我的引导和帮助下,她重新完成了自我认同,成为真实的自己。并且充分发挥了自己一直被隐藏起来的生意头脑,这让她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她非常感慨的和我说,幸好勇敢去改变了,才告别了以前那个自卑、彷徨、不安的自己,得以重获新生......我见过太多太多这样的女性,虽然改变的过程都不容易,但是最后发现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改变了这种代代相传扭曲的母爱,并为自己的子女创造一种健康的成长空间。对于女性来说,重获母性的力量,发展出独立自由的女性身份,成为更有力量的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