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过父母的都深有体会,孩子上了小学后,家长们在一起经常会吐槽。
吐槽最多的就是下班后家里的必做的一件事情--辅导孩子。
很多父母都逃脱不了这项“工作”,把它视作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这也是中国家长在孩子上了小学后,不约而同要做的。
朋友家大宝今年刚上一年级,陪伴辅导的工作也落在她这个宝妈身上。
以前从别的家长嘴中或者是视频中去听说、看到,说辅导孩子写作业要有一颗强大的心,不然真的是要准备“速效救心丸”。
当朋友自己真正的去辅导大宝写作业的时候,才真正的体会到家长嘴中所说的那种感受,真的是容易气出“心脏病”啊!
辅导孩子写作业父母为什么会情绪失控?
父母在辅导孩子的时候,不管是辅导什么?辅导哪一科?之所以会情绪失控其实跟孩子的写作业的情况和状态有关。
原因一:父母看不惯孩子写作业的状态
父母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有的孩子总是心不在焉,手里拿着笔,脑子里却想着刚才玩的游戏、吃的零食。
总是一副不认真、漫不经心的样子。
开始父母还会好好的提醒,可是随着一次次的提醒,孩子的行为丝毫没有改变,父母便会怒火中烧,情绪失控。
他们会认为孩子没有听进去,对孩子的态度表现出不满。
原因二:父母对孩子的学习结果不满意
除了对孩子写作业的态度不满意,还会对他们的学习结果不满意。
比如写作业的时候,孩子总是丢题、落题,或者写的不够工整。
一些强迫症、要求完美的父母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于是要求孩子去重新书写,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一直在强调要求。
注重学习结果,而结果家长不满意,总是不满意,就会变得情绪失控。
原因三:父母对孩子知识掌握和理解力不满意
父母陪伴孩子完成学校的作业或者复习等。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孩子总是对知识点不理解,父母讲了好多遍,孩子还是依然不清不楚,糊涂。
父母的耐心就会消耗殆尽,于是情绪也会发生变化,变得不稳定起来。
原因四: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效率不满意
最后一个原因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效率不满意,比如孩子磨蹭拖拉,本来作业没有多少,可能只需要1个小时。
但孩子却用了3个小时,甚至是4个小时。
于是父母便会着急,催促,在一遍遍的催促中父母的情绪就会变得越来越差,最后直接失控将孩子暴揍一顿。
父母辅导孩子情绪失控的危害有哪些?
父母辅导孩子的过程中,如果总是情绪失控,控制不住自己,其实对孩子来说看到的是父母的怒目圆睁,内心也会受到伤害。
危害1: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动性
父母辅导孩子的学习如果总是情绪失控,会让他们内在的学习能动性受到影响。
在写作业、复习的时候,总是依赖父母。
离开了父母就不知道该如何写,写什么?时间长了能动性更会很低,因为没有了父母的督促和陪伴他们就如同失去了“主心骨”。
危害2: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是不可缺失的,可是往往父母的坏脾气和失控的情绪却可以使自信一点点的减少。
父母由于情绪失控,所以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更多的不是赞扬,而是指责和挖苦。
比如“你怎这么笨还不会”、“你怎么就不能快点,你是蜗牛吗?”
这些带有指向性的语言,对孩子的自信就是一种打击。
而且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就是父母说的那样,而对学习开始自暴自弃起来。
危害3: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父母在辅导孩子的时候,忽略了自己情绪失控对孩子的影响。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故意磨蹭、拖拉。
而是他们在父母的坏情绪下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也变得胆小,不敢做。
唯恐因为自己的失败而受到父母更严厉的批评和指责,也害怕父母的坏情绪。
因此,影响了作业的效果,父母的坏情绪也是占有一定责任的。
父母如何稳定自己的情绪正确做好辅导?
父母辅导孩子,最忌讳的就是总是情绪失控。
其实情绪的失控,对孩子来说不是好事,只会适得其反,正确陪伴和辅导父母要按照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对孩子才是最好的。
第一方面:利用辅助的方式稳定自己情绪
当辅导孩子的时候,自己想要发脾气,父母就要再深呼吸三次。
然后用在心中默念数数的方式,从一数到十。
用这样的方式做好自己的情绪疏导。
如果这个方式不管用,还是很生气,父母可以暂时走开,让自己有稳定情绪的空间和时间。
第二方面:情景转移
这个方式也可以利于父母稳定情绪。
就是当你想发火生气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别的事情,让自己的心思不全部都在孩子的学习上。
比如可以看会书,或者去做一些家务等。
用这样的事情,让自己不去想太多,也远离让自己生气的根源,便于家长稳定情绪。
第三方面:懂得换位思考
父母要在辅导孩子的时候,懂得换位思考。
了解孩子当时的心情,和出现一系列问题的原因。
用这样的心理来减少自己的坏情绪,试想一下如果自己是孩子,面对这些问题会怎样,如何能听得懂等。
父母辅导孩子,情绪控制是辅导中的一项重要事情。
不要让自己的坏情绪影响孩子,影响亲子关系。
但是这个控制情绪的过程,需要父母去坚持做。
不要心情好,就什么都接受,心情不好就看什么都不顺眼。
做一个温柔、智慧的家长就要从控制自己情绪开始,孩子也能变得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