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学院 萨提亚文汇 BETTER ENGLISH BOOK
当孩子顶嘴、叛逆时先别打骂,和他说这三句话就够了
2025-03-18

微信图片_20250318113405.png


有一位来访者跟我说,她家的孩子高三,小学和初中成绩都很优秀,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三好学生,学习标兵,班长......曾经有过许多光环的他,如今已经是躺平的状态,一天到晚都拿着手机,和父母也无法好好说话。

有时候,她稍微关心一下孩子,他就会吼她:“不要你管,你滚开。”
孩子每天晚上玩游戏玩到半夜,也不学习,说他几句他就特别暴躁,动不动就说要自杀。
这位妈妈说:
以前的他多么乖巧懂事,可是现在却一点都不尊重我,每次想起来都想哭。
看到这位妈妈的无奈,真的特别让人心疼。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尊重父母?随时都在对父母大喊大叫,一身的“反骨”。
从心理学上可以这么解释:

很多时候,孩子顶嘴、吼父母、叛逆,可能源于大脑的自然反应。

一个特别逆反的孩子他一定经历过被父母吼骂、批评、嘲笑和不尊重。

而人的大脑,在面临指责批评时,会有3个反应:攻击、逃避和防卫。


所以,我们看到孩子一系列的顶嘴、叛逆等行为都是孩子「捍卫」自己自尊的方式。

爱较劲的父母
激发孩子的“反骨”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追蛇定律”:
讲的是一个人在野外行走的时候,被突然出现的一条毒蛇咬伤了。
他第一反应不是治疗伤口,而是泄愤。
随后,他捡起一旁的树枝向蛇的方向追了过去,想立马将蛇打死。
可是蛇早就溜得无影无踪,而他已经因毒性发作,倒在了路旁。
这个人像极了很多父母,当孩子让我们感觉到糟心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是去和孩子“较劲”:
孩子考差了,不是关心他的心情和了解原因,而是对孩子一顿打骂后批评他“考试不认真”。
孩子洗碗时不小心摔碎了碗碟,妈妈对他一顿臭骂,批评他“这点事都做不好。”
孩子犯了错,父母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泄愤,不断地打骂、批评孩子,而忽略了问题的根本所在,因而恶化了问题的程度。
最终就像这个拖着带血的伤口,四处追赶那条毒蛇的人一样,总是较劲,把双方都弄得遍体鳞伤。

有研究表明:

父母的过度较劲,往往会让孩子感到被束缚,从而加剧了他们的叛逆心理。


曾经有个学生跟我说,女儿从初一开始变得异常叛逆,什么事都和她对着干,不仅成绩一落千丈,还沉迷于手机游戏。
刚开始她没收女儿手机,吼也吼过,骂也骂过,可是女儿只当她是空气,回家一句话都不说,只会将自己关在房间里。
她在气愤之下,拆掉了女儿房间的门锁,每天都守着她。
没想到,女儿却越来越讨厌她,总是在她面前大吼大叫,还到了不愿意去上学的地步。
她看到女儿的叛逆,伤心欲绝,却无可奈何。明明是爱孩子,表现出来的恨却更多,所以会激发孩子的“反骨”。
每一个敢跟父母抗衡的孩子,内心都积攒了对父母太多的不满或者其他不舒服的感觉。
如果父母面对孩子总是:说话态度强硬,和孩子说话总是吼、孩子不听时总是骂骂咧咧。
与孩子较量的父母,其实是在与自己内心的固执较量,最终伤了孩子,也输了关系。

顶嘴和叛逆
是孩子自我意识在觉醒

“当一个孩子不断地推开他的父母,挑衅他的父母,不断地做这个测试的时候,其实他就是想看看父母爱不爱自己。”

叛逆的孩子不是不爱,而是太缺爱。
孩子成长中有三次叛逆,每一次都是孩子在寻找自己,父母读不懂,才会让孩子“不爱你”。
第一次叛逆:2-3岁,凡事喜欢“自己来”。
这阶段的孩子,有了自我意识,他们凡事都喜欢自己做主。
所以当孩子说“不要、不行、不好”时,就是在说“我要自己来”。
第二次叛逆:7-9岁,独立意识强烈。
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喜欢顶嘴,尤其是特别爱和父母争对错,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不喜欢被干涉。
这阶段的孩子特别爱面子,接受不了批评。所以,父母经常批评、指责就会让他们用顶嘴来反抗。
第三次叛逆:12-17岁,渴望尊重和自由。
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非常强烈:

非常看重个人隐私,渴望有独处的空间与时间。

敏感,对父母的话越来越少,如果父母不尊重他,就会触发他们的脾气。

渴望自己做主,包括什么时候学习、交朋友、穿什么衣服都不喜欢被干涉。


这阶段的孩子,他们正值青春期,对个体的独立、自由的追求更强烈,这是他们从孩子迈向成人的关键一步。

所以他们顶嘴叛逆大多不是真“叛逆”,只是在做自己,正是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才让他们成为自己。


杜绝孩子叛逆,
就对他说这3句话

孩子顶嘴,其实是很考验家长的处理水平、教育方式的。如果父母采取粗暴对抗的态度来应对孩子顶嘴这件事,孩子的内心会更加缺乏安全感。
千万不要迷恋父母的“权威”,我们可以试着耐心,分辨出孩子顶嘴是没有礼貌的顶撞,还是有理有据的力争。如果孩子只是希望自己被看见、被尊重,那么,当孩子“顶嘴”时,家长学会这3个“谈判”技巧,帮助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科学解决情绪问题。

1、“虽然你现在很生气,但我们还需冷静下来再谈。”

当孩子和父母顶嘴时,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愤怒,难以冷静下来面对孩子的失控。
父母如果是这种状态,那么孩子也会随着父母愤怒的情绪变得越来越失控。
父母应该保持平常心,冷静面对,告诉孩子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等孩子也情绪冷静下来再谈。
当双方都冷静时,大脑也是最理智的时刻,这个时候彼此再沟通问题,会更加顺畅。

2、“ 我理解你的感受,但这样的表达有些伤人。”

不管是谁,在情绪愤怒的情况下都会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会说出或做出伤人的事情。
有些孩子会说出“我恨你们”“讨厌你”之类的话,这样的表达方式伤害的往往就是做父母的。
父母要告诉孩子这样的表达方式很伤人,是不对的。
告诉孩子如何发泄自己的情绪,教会孩子哪些行为是不可取的,哪些话语是伤人的。同时,父母可以示范给孩子,如何正确地表达。


3、“你想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商量一下吧!”

孩子之所以顶嘴,很大原因是父母的行为让孩子感到内心不舒服,甚至认为父母不尊重自己,因此用这种无赖的方式来表示反抗。
其实,遇到孩子这种情况时,父母可以适当给予孩子选择的机会、权利。这样不仅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在思考时,就不会再闹下去,还可以告诉孩子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商量的,不用情绪激动的方式表达、处理。
父母首先采用温和且坚定的语气,让孩子感受到了被看见、被重视、被尊重的感觉,“权利之争也就不会发生。孩子也能正常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的自主意识也越来越强。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积极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表达不同的意见,才是父母在孩子“顶嘴”时最需要做的事。

心理学著作《孩子:挑战》中写道: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父母也开始学着做一个「过滤器」

通过慢慢地观察和引导,过滤出孩子可以自己面对、应付的情况,

然后有意识地退后,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去成长去体会解决问题后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叛逆、顶嘴,都潜藏在每一个孩子的内心,

决定他是否会爆发的唯一诱因就是:他有没有感受到父母好好爱他。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有压力、会变得差劲,这时候父母要学着去“过滤”孩子的所有不足,

然后去尊重他、关注他、接纳他、等待他,孩子也会过滤掉他内心的阴霾,把爱给父母。

所以,我们尽可能的用爱去教育孩子:

情绪稳定、不急不躁、好好说话、去感受孩子在变好,

当孩子感受到有归属感和价值感时,他才会爆发出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