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学院 萨提亚文汇 BETTER ENGLISH BOOK
让孩子“被看见”,你做到了吗?
2024-01-01

微信图片_20240101145740.png

心理学家们曾经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让孩子们做同样的数学题,做完题后,把他们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与不同的反馈。给第一组的反馈是:赞美他们的智力“哇,你太聪明了!”给第二组的反馈是:肯定他们的努力:“你刚才很用功”。

然后,研究者给孩子们更困难的一组题目。因为聪明而受到赞美的孩子会更担心失败,他们倾向于完成难度较低的任务,遇到困难更难坚持,易焦躁,甚至表现出自尊水平的下降。
赞美孩子们聪明,居然会让他他们惧怕有难度的挑战,打击他们的自尊。乍一听觉得不可思议。但细细一想,这又很符合我们的经验。
虽然被称赞聪明让人很舒服,但它把成功的归因归为不太容易改变的智力上。会让孩子们觉得,即便是再努力,似乎结果变化不大,这很容易让他们产生无助感。
如果我们对一个小孩说:“哇,你这幅画太美了!”或者夸一个孩子下棋赢了:“你下棋真厉害!”他会很开心。但再让他画一幅或下一局,他可能就会犹豫。
评价接近于一种定义性的表达。对于评价,你只有接受或者不接受,很难有更多延展性的探讨。如果是现实中的交流,这很可能造成冷场,别人会以为:“你都已经下结论了,我们还说什么呢?
比如大家正聊得嗨,有人突然来一句:“我觉得大家说的都有道理,都很好。”这会让场面的气氛暴冷。
所以,我们要学会用不评价的交流方式进行沟通,关注具体发生了什么,而不进行抽象的判断和简单粗暴的定义。
一位智慧的老师面对经常不交作业的学生,会把“你最近怎么老不做作业?”换成“你最近常常不做作业,发生了什么呢?”,把对学生的训诫换成关注和关心,帮孩子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
当老师采用这种非评价的方式时跟孩子进行沟通时,就会更容易接近事件的真相。也许这个学生遇到了一些麻烦,也许他最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或者他在用这种行为传达某种态度,或者还有其它的什么可能。
孩子需要的是“被看见”、“被理解”、“被接纳”。不带有评价的沟通,让我们能更加关注到事件的本身,更能了解事情产生的原因。这远远比挖空心思给出的「赞美」更能表达出我们的关爱,这是是孩子们更乐于接受的表达方式。
对画画的孩子说:“这是你画的话吗?这里面有山有水,河里面有一只小船,船上这个人是在做什么?能给我分享一下吗?”“你在这边画了一个太阳,这边画了一个月亮,那是白天还是晚上呢?”
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是描述了自己看到的内容,没有任何的褒贬,但孩子会感受到自己画的画被看见了。你提出的问题,他也很乐意跟你讨论,这样一来一往的,愉快的沟通就会进行下去了。
亲子沟通的良好基础就是让孩子“被看见”。我们不能简单的用成人的视角对孩子进行评价,而要学会俯下身来,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
微信图片_2024010114580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