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似乎不可避免,尤其是亲密关系的人们之间,就更多见而棘手。冲突往往跟双方在乎的事情有关系,跟我是不是被爱,是不是受到尊重有关。不同的人,沟通模式也不同,这是理解他人也是理解自己的一把钥匙。
在介绍萨提亚学派的五种沟通模式前,先给个小背景:
这个图是萨提亚派沟通模型总图。后面解释那五种沟通模式,都从这个图生发而来。但是前四种都各有缺陷,只有在第五种那里,自我、他人、情境三者才得统一,三者元素都有表达和展现,哪个都没有被压抑或无视。现在看看,你是哪种吧。
1.讨好型
占人群 50%。讨好别人,只有他人和环境,没有自己。试图远离对自己产生压力的人或减轻自己因某些人所带来的压力。
言语:“都是我的错”、“我不值得”、“你喜欢怎么样?”“没事没事”。
情感:祈求:"我很渺小","我很无助" ,恳求的表情与声音,软弱的身体姿势。
行为:举动:过分的和善,道歉,请求宽恕、谅解,哀求与乞怜,让步。
内心感受:"我一无是处" "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心理反应:神经质、抑郁、自杀倾向。
躯体反应:消化道不适、胃疾、恶心呕吐。糖尿病,偏头痛,便秘等。
2.指责型
占人群30%。攻击别人,只有自己和环境,没有他人。试图表明不是自己的过错,让自己远离压力的威胁。
言语:“都是你的错”、“你到底在搞什么?”、“你从来都没做对过”、“要是你….那就…”、“我完全没有错”。
情感:指责,"在这里我是权威。
行为:攻击:独裁、批评、吹毛求疵。
身体姿势:很有权力的样子,僵直。
内心感受:隔绝:"我很孤单和失败"。
心理反应:报复、捉弄、欺侮。
躯体反应:肌肉紧张、背部酸痛。循环系统障碍、高血压、关节炎、便秘、气喘等等。
3.超理智型
人数较少,15% 。压抑感觉,逃避感受。只有情境,没有自己和他人。
逃避现实的任何感受,也回避因压力所产生的困扰和痛苦。
语言:总是客观的、引述规条和抽象的想法,使用冗长的解释、复杂的术语,避开个人的或情绪上的话题,很少涉及与人有关的感受,常说:“人一定是要讲逻辑的”,“一切都应该是有科学依据的”,“人需要冷静”。
情绪:顽固、疏离,"不论代价,人一定要保持冷静、沉着、决不慌乱。
行为:威权十足:顽固、不愿变更、举止合理化、操作固执刻板。
身体姿势:僵硬,表情很优越(若有表情的话)。
内心感受:"我感到空虚与隔绝。""我不能露出任何感觉。"
心理反应:强迫心理,社会性病态、社交退缩、固步自封。
躯体反应:内分泌疾病,癌症、血液病、心脏病、胸背痛。
4.打岔型
更少,占人群 0.5%。避重就轻,习惯闪躲。自己、环境和他人都没有。经常改变话题来分散注意力,不能专注在一件事上,避开个人的或情绪上的话题、讲笑话、打断话题、辞不达意、不愿意真正去面对。
让别人在与自己的交往时分散注意力,也减轻自己对压力的关注,想让压力因素与自己保持距离。
言语:漫无主题:毫无道理,抓不到重点,随心所欲,随口表示,东拉西扯:"我自己也搞不清"。
情绪:波动混乱,满不在乎,"我心不在焉。"身体姿势特征是不停地在动。
行为:转移注意力:不恰当的举动、多动、忙碌、插嘴、打扰。
内心感受:"没有人当真在意。" "这里根本没有我说话的地方。"
心理反应:不适当、不合情理、心态混乱。
躯体反应:神经系统症状、胃疾、眩晕、恶心、糖尿病、偏头痛、便秘。
5、一致型
一致型 4.5%。重视自我、他人和情境,具有高自尊,内在和谐。语言上带有感受、思维,可以表达自己的期待、愿望、不喜欢,是开放的,愿意聆听别人,相互分享,尊重自己、他人,也能顾及到环境。
认可压力的存在,正视自己处于压力之中,承担起自己在压力中的责任,为有效地应对压力而作出努力。
言语:尊重现实、尊重自己、尊重别人。
情绪:稳定、乐观、开朗、自信。
行为:接纳压力和困难、应对投入、顾全大局、乐于助人。
内心感受:虽有时惶恐,但仍充满勇气和信心,有坚强的毅力,当时和事后心灵充满了坦然和安稳。
心理反应:合情合理、、心平气和、泰然处之。
躯体反应:全身放松、精神抖擞、健康、充满活力。
现以具体的家庭关系为情境,并列五种沟通模式,以期读者获得更感性的认知。
前面四种沟通模式,不论表现形式如何,内在的自我价值是都偏低的。只有一致型的沟通模式,才是真正高自我价值,是欣赏他人,也悦纳自己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