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首席心理治疗大师,一生致力于探索人与人之间,以及人类本质上的各种问题。她在家族治疗方面的理念和方法,备受专业人士的尊崇与重视。她发展出的许多生动创新的技巧探索家庭关系,更为治疗师们广为运用。
萨提亚女士依据对人的信念,见过无数家庭,所呈现的问题都出在他们的沟通方式,再融合心理治疗各派的观点,创立了四种压力下的沟通姿态、雕塑、冰山的概念、影响轮、自我环等,因着相信人有丰富的内在资源,所以她认为问题不是问题,如何看待问题才是问题所在,所有的改变从自己开始,只要有一小部分的开始,内在其它部分也会跟着改变,后人统称此派为“萨提亚模式”--Satir Model。
萨提亚女士强调治疗师运用本身的资源,而“个人”就是很好的资源,有时当事人的观点与现实不是那么一致,有时卡在他们的生命经验中、有时困于自己创设的逻辑中、有时紧抓不可能达到的期待,有时则索求未被满足的渴望。所以问题不是问题,如何面对问题才是问题。我们所面对的压力或情绪困顿、或任何容易挑起我们情绪的事件,甚至我们的坚强、脆弱…所有的反应,都可以在家庭的学习中找到答案。学习对象主要是父母,或是主要照顾者,即使我们试图仿同家中的其它人,或是寄望自己完全不同于父母,但终究发现自己仍难逃父母的影响力。也许我们会怨恨、自怜生长在这样的家庭或拥有这样的父母,但是记恨并不会让我们有所成长,反而让我们抱着这样的伤痛不放。萨提亚认为人在压力下的沟通姿态分为五种,分别是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外加萨提亚女士最强调的一致性沟通。五种姿态各有不同的面貌,同时有相对应的身体姿势,兹以下表来呈现: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灵活的运用这几种方式与人沟通,有时讨好多一点,有时指责多一点,并不固定在某一型上,心理的冲突往往出现在这几种方式的程度或交替上,而“一致性”是我们所较为期待的目标。在小组中,彼此之间是如何看待的呢?又是如何互动的呢?一个团体中,每个人看待彼此的观点都不同,由此我们可以学习到人际互动观点歧异,一旦发生人际磨擦,不能只用自己单一片面的方式来设想或解决,实有必要当面厘清。所以在Satir Model中,我们称之为找背后的鬼影子,意即我们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早年生活中有谁的影子在其中,而我们无意中用当年对待重要他人的方式,在与眼前的人互动着,呈现一种过去与现实经验的纠结。人们往往过度的为自己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负责,却未见到自己为此所付出的代价,也让问题停滞在目前状态;有时抓住感受不放,就背负着期待,任凭未满足的期待伤害自己;有时过度抓住自己的观点,而无视于我们已负载过度的情绪;有时我们陷于早期未满足的期待,而在日后的生活里重复此一味被满足的模式。萨提亚女士说我们是有自由的:自由地说出你所想的,来代替应该如何说。自由地看和听,来代替应该如何看、如何听。自由地感受你所感受的,来代替应该如何感受。自由地要求你想要的,来代替等待对方允许。自由地根据自己的想法冒险,来代替选择安全妥当这一条路。为重建家庭互动模式,领导者可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将脑中所浮现的家庭画面呈现出来,她先在团体中找寻成员扮演家庭中的主要成员,并且摆出在压力下相对应的姿态。扮演者戴上角色的牌子,有时用绳子代表关系线,用距离表示内在关系的亲疏远近,加上扮演者运用自己对角色的体会,显现在姿态上及言语上,一幅强有而力的画面于是出现。有时候不需要太多家庭中发生的故事,用雕塑就可以直接显现一个家庭的核心问题,而当事人透过这样的画面,对于问题可以得到初步的领悟,加上身历其境,当事人在其间的体会常是强烈且深刻的,对于长久以来忍受的问题,较愿意做出改变的承诺,或是做出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对话,达到宣泄或重新练习的目的,“改变”往往就很奇妙的发生了。* 任何不满意或痛苦的过去学习,都能以新的学习取代之。* 最初的三角关系——父、母、孩子——代表我们认同基本成分,并且有潜能成为成长和能量的滋润泉源。因此萨提亚女士注重一个人的内在资源,来自原生家庭学习的特质及资源,无论是正向或负向的,都能够以新的学习来取代,新的学习不是向外找,而是整合个人内在的资源,这样的改变才可能且深刻长远。过去我们认定的负向特质之所以存在,其实有其功能及目的,如果无法看透这点,只想要去除之,很容易遭到抗拒;所以需要藉助内在其它特质来帮助它,也许是个提醒,也许给个思考,那么原来负向特质所隐含的正向成份才得以显现,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转化”。人类存在必然拥有渴望,对自我价值的渴望包括被爱、被接纳、被认同、有意义、有价值、自由…等,因着这些渴望,所以我们有期待,对自己的、对他人的、或来自他人的期待使我们感到痛苦,未被满足的期待使心灵遭受捆绑,这些期待无法被满足的原因可能是早年能力有限又无法自我肯定,亦无能力辨视理解一些问题事件的道理,随着时空演变,所以没有机会满足,而期待中有关“他人”的部分,多半与原生家庭的父母有关,有时这些期待可能与家庭规则有关。对于未满足的期待,我们可以怎么办?* 决定依然保有一个尚未满足的期待,考虑减少付出的代价。* 回到渴望的层次工作,找一个新的方法去拥有高的自我价值。当我们处理愈多未被满足的期待时,我们愈能够从期待的束缚中走出来,愈能感受到自由,而不是等待或被一堆应该、必须的规条压得喘不过气来。第一度诞生是指发生于精卵结合之际;第二度诞生即我们实际上自子宫出生,第三度诞生则是在我们成为自己的决定形成之际。前二度不是我们可以掌握决定的,而第三度诞生,发生在当我们可以驾驭自己的生命,驾驭我们独特性发展的过程,并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每个人都能够发展到第二度诞生,但只有少数人可以达到第三度诞生,如果试图让其它的人或事物来掌控我们的第三度诞生,所付出的代价是极其高的,例如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疾病、药物依赖、缺乏能力、犯罪、战争……,这份清单是长长一大串的,这样的代价,绝非不是你我愿意承担。就从现在开始,无论你的年龄,无论任何时空背景,试图让自己成为对自己及对他人负责任的人,驾驭自己的生命,以自己的脚跟踏实的站稳之际,有人称之为“成熟”,愿你我都在这条路上努力,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