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表达关心,话说出口却成了责备;想要请求帮助,却忍不住先抱怨两句对方的不是;明明可以温和地讲述,张口却是咄咄逼人的反问、抬杠……原本好好的交流,因为没有好好说话,就这样变了味。 有调查显示,“不好好说话”更常发生在亲近的人之间,它不太显性,却可能在日积月累中影响亲密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和谐。 你遇到过“不好好说话”的情况吗?
为什么有些人不会好好说话?
为什么许多关心,出口会成责备:明明想说“天气冷,多穿件衣服吧”,出口的却是“穿这么少,像什么鬼样子”;明明是担心你减肥营养跟不上,嘴上却说“到时候胃出问题,去医院还不是花我的钱”…… 他们不是冷漠无情,也不是自私,可能只是无法很好地辨识自己的感受,也无法好好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们的问题,叫作述情障碍。许多人不会好好说话,也是这个原因。 ——Blue 过年去一个叔叔家探亲,发生了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 吃饭上菜期间,我叔孩子帮忙端碗,不小心摔碎了一个碗,他一下子就跳脚了,骂道:败家仔,食野唔做野,做野打烂野(意思是平时不干活,干活就打烂东西)! 然后,他开始指责孩子学习不好、天天跑出去玩之类的,我们劝了半天才消停下来。 碰巧,另一个亲戚的孩子也摔坏了个杯子,那孩子一下子吓得脸都白了,很害怕被骂。 没想到我叔笑呵呵地说:没事没事,碎碎(岁岁)平安嘛,有时候没拿稳挺正常。 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为什么我叔叔对别人家孩子这么宽容,对自家孩子说话却这么难听? 经过一番研究,我发现,好好说话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对亲人。 因此不管是处理他人情绪,还是自己的情绪,先接受再解决都是最好的办法。 具体而言,有4个步骤: ▼ 1、对话情绪 不同于对抗,对话是采取接受和理解的姿态。 面对情绪,对抗是对情绪小人说“你怎么又生气了!”,对话则是“你好像情绪不太对,可以和我聊聊吗?” ▼ 2、准确描述 接着,继续向情绪小人提问: “难怪你会这样生气了,你现在是什么感受?” “你是因为他对你态度不好吗,还是说事情做得令你不满意?” “可以具体讲讲他是怎么做的吗?” 通过以上三个问题,引导情绪小人将自己模糊的感受清晰化,并准确描述事情细节。 你对情绪描述得越清晰,就越能掌控情绪。 ▼ 3、部分肯定 了解事情的始末后,我们再圈定哪些是可接受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 针对不可接受的部分,我们要明确质疑和否定。 比如,针对我叔叔对孩子生气,可以劝道: “我知道你不是气孩子摔烂碗,是气他贪玩、不好好学习,我明白你的感受,我家小孩也贪玩。 但我们骂他就不对了,你会因为别人骂你,就听他的吗?” 好好说话,不是让我们放弃主见,变得温顺听话,而是为了更好达成目标的一种委婉手段。 ▼ 4、解决问题 好好说话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解决问题。 通过前面三步,安抚好情绪小人,我们就可以回归到问题上,跟理性小人对话了,询问“你可以具体说说你的诉求吗,你觉得我们怎样才能解决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好好说话是反本能的行为,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刻意练习,才能代替情绪化表达,成为我们的新本能。 因此,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要调用一切机会去练习这个说话技巧,即使是生搬硬套。 我有个方法是,让亲人监督和提醒,要是下次我再不好好说话,就可以问我要100块。 他们非常乐意地照做了,一方面是有钱赚,另一方面是有这个约定,以后吵架就可以快速反制我了。 亲人是我们最常相处的人,也是我们最容易放松、纵容本能不好好说话的人,假如你能在亲人面前学会好好说话,那你就能对任何人好好说话。
喜欢就说喜欢,
生气了就告诉对方为什么生气,
做错事就诚恳地道歉,
不要阴阳怪气,不要总让人猜,
试过坦诚后,就不会再愿意伪装。
相爱的时间太宝贵了,
可不能在奇奇怪怪的问题上消磨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