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学院 萨提亚文汇 BETTER ENGLISH BOOK
推荐一部BBC优秀动画,轻松培养孩子思辨能力,让家长拍案叫绝!
2023-10-08
微信图片_20231008113343.png


人在小时候总会好奇周围的一切,这并不稀奇,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从未停止思考。那一句句“为什么”,虽然很多答案在大人看来很简单或没必要知道,但偶尔孩子们纯真地发问,却会难住爸爸妈妈们。


“什么是公平?”“为什么我会做梦呢?”“爱是什么?”这些问题看上去是不是很难给孩子解释清楚呢?


所以,今天分享一部BBC儿童哲学英语动画:What’s The Big Idea(雨果带你看世界),可以帮助家长们回答小朋友们经常会问的“棘手”问题,同时也能引导孩子深入地思考,从而培养包括抽象思维在内的诸多思维能力。


图片


这部动画片的豆瓣评分高达9.3分,在获得了很多宝爸宝妈肯定的同时,有很多大朋友也表示抵挡不住这部动画片的魅力!


微信图片_20231008113411.png


动画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叫雨果的可爱小男孩,在每一集中他都会遇到生活中的一些疑问和困惑,然后雨果会和其他小伙伴一同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并以一个开放性疑问作为影片的结束,从而引导孩子进一步地思考与探索。


图片


1、问题密集,不断引发思考


虽然影片中的小雨果并不是个“小老师”的形象,他更像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学习的“伙伴”。因为在影片的旁白中,他的朋友Lilly和Felix会引导雨果的思考,同时也会参与到和雨果的讨论中。


在第二集《什么是朋友》中一共有5个核心的问题。


首先是雨果先提出了“什么是朋友?”这大问题。


微信图片_20231008113443.png


当Lilly和Felix说出他们认为的“朋友”时,雨果问出了“我的朋友一定会和我很像吗?”


微信图片_20231008113510.png


接着雨果又开始问“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


微信图片_20231008113543.png


当雨果好不容易找到好朋友的时候,他有了这样的疑问:朋友永远都不会让我失望,对吗?


微信图片_20231008113607.png


实际上朋友真的会让人失望啊~当雨果的朋友又一次拿着玩具找他玩的时候,他问出了本集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你的朋友曾经让你难过,你会和他(她)和好吗?


微信图片_20231008113633.png


每一集时长只有短短的5分钟,但信息量很大,需要不断地动脑筋去理解和思考。因为很多问题并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之前的想法有可能在思考的过程中就会被自己推翻,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想法。这需要小朋友要思考思考再思考,从而获得相对全面的理解。


每一集的结尾,小雨果都会抛出一个问题。在抛出了很多引导问题后,结尾的这个问题就留给孩子们自主独立地去探寻了。爸爸妈妈也可以参与到孩子问题讨论和思考中哦~


2、思维不断由浅入深


《什么是不一样》这集中雨果的小伙伴认为他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人,因为他们想不到有其他任何一个长着红头发和雀斑,问题非常多,而且还养着一只蜘蛛做宠物。


图片


但是当他和别人展示自己的宠物时,两个小伙伴却被宠物蜘蛛吓跑了。雨果有些失落,他问道“和别人不一样没什么不好的,是这样吗?”


图片


面对这个问题,他的小伙伴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鼓励雨果想象如果大家都一样,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开始雨果觉得很有意思,但是他渐渐发现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图片


很多个雨果在课上回答老师的问题,合影的之后找不到自己在哪里,比赛的时候也分不出冠军……


最终通过思考和想象雨果修正了自己开始的想法,得出了结论:如果每个人都一样的话会很无聊的~而且他很开心大家都有各自不一样的地方。


在承认了个人独特性的时候,并不意味着否定了大家的相似性。雨果和他的小伙伴们觉得“有时自己和家人和朋友有共同爱好也很棒,而且你还是你。”


图片


接着雨果抛出了问题“我们可以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吗?”这一次小伙伴们依旧没有给出正面的给出答案,而是通过观察小狗让雨果明白:当观察条件(距离)发生变化,自己会发现非常相似的小狗其实也有各自不一样的地方。


图片


同时,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宠物,雨果发现虽然自己的蜘蛛和美洲驼乍一看非常的不一样,但它们都是毛茸茸的,都有眼睛和腿。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图片


为了让爸爸妈妈们看的更清楚,下面让老师来梳理一下这集的思维逻辑吧~


第一次:从“一样很有趣”到“一样很无聊”

第二次:承认独特也接受相似,有相似之处会很有趣

第三次:由于条件的变化,原本看起来一样的事物,会发现事实上还是有区别的

第四次:看起来完全不同的事物,其实在组成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这样梳理完是不是能感觉到到每一次的提问和思考都是不断深化的~


通过观看这一集,小朋友会发现一些自己的独特之处,从而提升自信心和对自我的认同感。此外,孩子还能够明白自己要以包容的心态接受别人的另类,就像自己能接受自己的不同一样。


3、虽然概念抽象,但容易理解


在为了让孩子理解并自主思考这件事上,可以看出BBC制片方和奥斯卡博士的良苦用心。除了画面简洁,有适当的画面停顿以及语速适中之外,动画片还遵循了二语习得的“可理解输入”原则,在言语的解释上不是复杂赘述,而是通过生动多彩的画面与“童言童语”的配合来传递信息。


在区分抽象概念的时候,影片倾向使用“具象化”的手法来进行解释。


在《什么是欲望》中雨果在开头说他想要一只小猴子,而且因为得不到而伤心难过。他的小伙伴认为雨果只是想要小猴子而不是需要,于是雨果问:“需要和想要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在解释“想要”的时候,影片用各式各样的玩具来体现,因为大部分小朋友“想要”的大多是玩具之类的东西。


微信图片_20231008113723.png


对于“需要”这个概念,影片将其具象化为“为了保持健康必须拥有的东西”,比如:食物(蔬菜、水果)、水、牛奶、保暖的衣服、一栋房子。以上都是身体上的需要,但除此之外我们精神也是有“需要”的,比如:家人(爸爸妈妈、兄弟姐妹)。

微信图片_20231008113746.png


在情绪类的主题中,一般会通过情绪的具体表现来让小朋友们更加直观的感受。


在《什么是生气》这集中,影片给小朋友们展现了人们生气时可能会做出的举动,例如:跺脚、大吼大叫、摔门而出。


图片


当然从一个人的面部表情也是可以看出他(她)是不是在生气。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脸和耳朵会变红。对于生气的感受,雨果会觉得自己的身体变热了,而且脑袋“嗡嗡”的。


图片


对于情绪外化表现或行为举止的展示,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教给孩子如何察言观色,提升自己的情商和共情的能力。


在解释客观世界和社会的主题中,动画片通过列举和归类帮助孩子理解和思考。


《什么是工作》中它通过列举具体的工作类型,如餐厅的服务员、工厂的工人、驯兽师以及工地中的建筑工人,来让孩子理解。


微信图片_20231008113828.png


这集中不光列举了诸多工作,还将工作分为了两类,就是我们熟悉的“体力工作”和“脑力工作”。


微信图片_20231008113851.png


4、主题贴近生活


52集动画涉及到了52个主题,这些主题都与孩子的日常生活或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每集集中讨论一个主题的问题,彼此关联性并不大,这就减少了很多小朋友们的心理负担。如果有一集没有太明白也没有关系,因为这并不影响下一集的观看。


这些主题大约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自我的情绪认知。例如《什么是妒忌》,《什么是难过》,《什么是生气》等等。


第二类:对社会和社会关系的理解。例如《什么是学校》,《什么是工作》,《什么是分享》,《什么是其他人》等等。


第三类:关于世界的基本概念。例如《什么是大》,《什么是自然》,《什么是感官》等等。


第四类:关于人生的永恒问题。比如《什么是长大》,《什么是成长》,《什么是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