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从上四年级开始就变得特别磨蹭。
不管我怎么催、怎么骂,他好像对学习的兴趣都很低,还天天抱怨“为什么要读书”。
为此,我一度要崩溃。
后来,朋友一句话点醒了我:
孩子都是越管越反的,你要学会反向育儿,你要是不管他了,他绝对开始着急。
他不想写作业,你就拿一两次不让他写,他被老师批评了就会长记性。
听了她的话,我第二天就做了“试验”。
那天,我没再盯着他写作业,反而让他“自由活动”。
因为没有提醒他写作业,他那天玩得已经忘了写作业这回事。
第二天一早,我只叫了他一遍起床,然后把早餐放在桌子上就没管了。
结果就是:那天他不仅上学迟到了,作业也没完成,被老师罚站了一天。
果不其然,那天晚上一回来,他就匆匆忙忙写作业,速度比平时快了一倍。
也是从那天开始,他的“磨蹭病”慢慢就犯得越来越少了。
很多父母总是在做“驯兽师”,用强硬的态度逼迫孩子;
到最后,反而让孩子越来越反感我们。
其实,父母应该学着“反向育儿”,用“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去征服孩子。
惩罚式的“反向育儿”是在为孩子“埋雷”
以让孩子“厌恶”的方式,去阻止孩子做一件事,更多的是在惩罚。
这也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厌恶疗法”:
把戒除的不良行为,与不愉快的或者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厌恶性的条件反射。
孩子喜欢玩游戏,就让他不停地玩,每天复盘; 孩子喜欢看电视,就让他通宵来看,不许睡觉……
那什么是正确的“反向育儿”呢?
2岁以后,孩子的自我中心阶段逐渐发育完善,他会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但由于他们的能力有限,愿望和实际能力的错位,心理的挫败感和无力感就会使他们脾气暴躁:
想吃零食没被满足发脾气; 和伙伴闹不愉快了发脾气; 被妈妈批评了几句也要发脾气……
这时候,我们很多的父母,对待孩子情绪的方式是什么样的呢?
自己抗拒、压抑,用同等的情绪去阻止孩子发脾气。
实际上,
孩子发脾气时,是在向父母“寻爱”,以此来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最好的处理方式是“示弱”,去让孩子找到价值。
孩子叛逆时,“以退为进”
研究数据表明,女孩10岁,男孩12岁左右进入青春期。
但是,很多父母还不肯对孩子放权,什么都想管。
陈默老师说:当孩子感觉到自己不允许被长大的时候,就开始反抗了。
当孩子不能拥有“自由”,他们会通过顶嘴,脾气暴躁,表现得无礼和粗鲁等叛逆性行为来对抗。
遇到叛逆期的孩子,父母千万不要硬碰硬;
而要用到“以退为进”的教育,让孩子信服你。
当我们给孩子提一个要求时,
先提出难以完成大要求,再适当的让步,提出小要求,对方会权衡利弊,更容易接受后者。
就比如:
我们不让孩子玩游戏,他反抗时,可以允许他做完以后玩一会游戏,那么他就不会那么抗拒了。
用以退为进的方式,能在双方的满足下获取亲子关系的和谐。
当父母“软”下来,孩子也会卸下防御心,更愿意与父母合作,实现亲子关系和学习效率的双赢。
孩子提要求时,“满足她”
孩子有试错、才会成长。
一位科学家曾讲过自己童年时的一次经历。
两岁时,他将一瓶牛奶洒到地上。妈妈看见后没有责怪他,而是很温柔地问他:
“哇,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牛奶晒在地上,既然损失已经造成了,你要不要玩一会我们再来打扫?”
他开心地在牛奶滩上玩了几分钟后,妈妈说:“我们是时候收拾了,你更喜欢用海绵、毛巾、还是拖把呢?”
随后,妈妈便陪他一起把地上的牛奶清理干净。
妈妈并没有因为他犯错就打骂他,而是把它当成是一种试错的机会。
他把妈妈的教导贯彻到自己的整个人生中。
每一次面临挑战,每一次遇到困难重重的科学实验,他都告诉自己:“试试吧,即使失败,我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让孩子在合适、安全的范围内去试错,才会让他走正确的路。
让孩子感受一次,会比说教一百次效果要好。
孩子提问时,学会说“我不会”
一位知名演员曾分享过一段与女儿的经历。
女儿小的时候,连最基本的积木都不敢玩。
后来观察一段时间后,她发现女儿不玩积木是因为她玩得太好了,让女儿觉得自己很笨。
知道这一点后,她在搭积木就故意搭歪,然后故意让积木倒塌,还特意去“请教”女儿。
于是,女儿不仅重新玩起了积木,还不断在纠正妈妈的错误,积木也越搭越好了。
父母表现得越完美,孩子的自卑感越强烈。
如果父母能降低优越感,用“示弱”的方式面对孩子,他做事情的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
写在最后
反向育儿的真正意义并不是带着惩罚的厌恶,而是让孩子带着责任成长。
打破常规的“父强子弱”的局面
试错、看见、探索和合作的基础上去进行“反向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