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学院 萨提亚文汇 BETTER ENGLISH BOOK
对方莫名对你发脾气,如何做到不回嘴也不委屈?看懂萨提亚「冰山理论」
2023-06-24

微信图片_20230624202343.png

摘要

1.冰山理论是维琴尼亚.萨提亚女士隐喻一个人的外在历程及内在经验,就像冰山只有一部分浮出海面,大部分都在海面下。
2.根据冰山理论,我们能观察到的只有人的行为反应,观察不到的包含人的感受、感受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等面向。
3.善用冰山理论,结合沟通技巧,调整谈话姿态,将能帮助我们更加理解亲友的想法。

「什么牛肉?你说前2天在好市多的牛肉吗?」我还在确认父亲说的和我想的是不是同一回事。

「对啊,在卖场那个牛肉,也才不到4千元,你就不让你妈买啊!你这儿子怎么做的?难得你从美国回来一趟,让你买个牛肉都不愿意,就这么小气啊?」父亲的语气愈来愈激动。

在我还没来得及反应时,父亲落下一句话:「你这儿子太不像话了!」说着便挂电话。我呆坐在原地,脑子里不断想着父亲说的:「你这儿子怎么做的?太不像话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当天从头到尾都没有阻拦后妈买牛肉啊!这是什么样的误会?突然一股气愤窜上心头,我心里觉得相当不值。每次回家都是我掏钱买单,上卖场采购家里的日用也从来不过问金钱,怎么可能为了区区3、4千元的牛肉就阻止后妈买。更何况,从头到尾我都在和父亲聊天,怎么会遭受这样的指控呢?

我呆在客厅半晌说不出话来。


我经常利用当年回家的这个例子来说明萨提亚模式的冰山框架,以此做为理解一个人内在的方式。

微信图片_20230624202308.png

冰山理论

冰山,是维琴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1916-1988)对于人的一种隐喻。
萨提亚女士提出「冰山理论」(Iceberg Theory),隐喻一个人的内在经验与外在历程。我们从直观上仅能看见一个人外在水平面之上的部分,就像极地里的冰山一样,外在显露的仅是个人的一小部分,在水平面之下看不见的部分才是人的内在。
冰山架构在与人对话时极好用,这不旦帮助我们了解完整的人需具备的要素,也让我们在对话时有很好的脉络可以参照。
从后文的冰山图来了解当时的我发生了什么事,你就会明白,我所陈述的一起事件或一个故事,其实是冰山水平面上的一角,这是直觉、可视的,但我的内在有哪些层面在运作,从水平面之上是看不出来的,需要透过对话、核对(Validate)才能了解一个人的内在。
冰山理论是维琴尼亚·萨提亚女士提出的对话模式。 (来源:远见天下文化出版社)


事件

前文陈述的故事是我先前从美国回来台湾与父母亲碰面时发生的事,这就是冰山最上面的故事,从故事里也可以看出父亲说了什么话,后妈做了哪些事,而我的反应为何。
当你看到这个故事,你只能看见人的冰山一角,揣测我心里有着各种情绪,或有些自己的想法,但你无法精确了解我「这个人」内在发生了什么事。
想要了解我的内在,只能从故事里的蛛丝马迹来探索,而不能任凭自己的猜测来理解一个人,否则我会无法被同理。
接下来,我们会着重在水平面下的区块,看见一个人真正的历程。


感受

感受区分为身体感官的感受与内在情绪感受2个部分。
举例来说,当我回到台中太平老家,听到后妈开门时说了一句:「这次要好好宰你一顿了。」我的身体抖动了一下。抖动的原因是听到这句话后身体紧绷,这是感官上的感受。而我的心里彷彿被针刺了一下,感到尴尬,这个尴尬则是心里的感受。
当我听到父亲说:「你这儿子太不像话了!」我的头脑感到一阵晕眩,这是感官的感受。我心里此时感觉的生气、慌张、不安、委屈则是心里内在的感受。
感受是理解一个人的开关,我喜欢从这个层次进入到对话,后续我会将内在感受做更多的探讨。


感受的感受

这个层次的感受通常与我们的观点有关。
我听到父亲说:「你这儿子太不像话了!」我升起了一股内在的感受,包括生气、慌张、不安、委屈。对于生气这个感受我自己有了一些评价:我怎么可以对父亲生气呢!因此对于生气,我也感觉到懊悔。原本的生气是我的内在感受,而这个懊悔,则是我感受的感受了。
由此可知,一个人的内在其实夹杂了非常多的情绪,这些情绪有时是身体本能,很多时候则是我们受的教育、社会经验所带来的。


观点

人的观点是承袭长久以来的学习、经验、规范所形成的一种看法,这些看法很多时候就是我们认知世界的基础。

从前文的故事来看,我认为父亲错怪了我,他的理解是错误的,我并非小气之人,这是我对父亲与自己的一种看法。同时,我认为做为孝顺的孩子,我回家一趟惹父亲不悦是不对的行为,这也是我对整件事的一个观点。

观点的来由有时很有趣,人们也很容易在这上面有着固着的看法,将自己綑绑在某个世界里跳脱不出来。也因此,观点很可能成为我们的规范、规条或框架。


期待

人的期待通常分3个面向:
1.自己对别人的期待
2.别人对自己的期待

3.自己对自己的期待


我希望父亲能理解我这个做儿子的,每次回家总希望全家和乐,对于金钱方面我不是吝啬之人。父亲则是希望我能善尽儿子的责任,让父母亲都高高兴兴的,透过我的一点贡献,让父母亲欢乐,感到欣慰。当然,我也希望自己能做到在经济上可以自由无虞,对待家人时不用太过顾虑金钱,对父亲母亲可以大胆给予,真心希望他们快乐。

这些都是在期待的层次会发生的欲求。很多时候,我们与人之间的沟通会在「期待」无法被满足时开始产生挫折,进而在应对上做出不妥当的行为、说出不适合的话语。


渴望

我们常常以为满足了期待就会心悦诚服,很多事情会迎刃而解。但实际上不然,有时候即便我们得到想要的,但心里仍然觉得空荡荡、感觉不踏实。物质上的满足通常不会带来心灵上的充实。

在渴望里,我们想要的是爱、被爱、被认可、被接纳、自由、安全、有价值、被关注、有安全感、独立等。这些想望都是每个人会追寻的目标,不会因为期待不同而有不同的渴望。


自我

如果说渴望是每个人追寻的目标,那么自我这个层次就是支持一个人继续生存、向前迈进的核心动力。

如果比拟人的存在为体内有一把火在窜烧,当这把火变得微弱时,人的状态就会变得不稳定而且萎靡,一旦我们能连结渴望,就等于柴火不断往火种里添加新的动能,这把火自然会烧得又旺又结实。

因此,自我的区块基本上就是人的核心、生命力,也可以引申成灵性、精神、本质。当一个人的内在之火畅旺,他除了可以活得精彩、充实,更能为人类社群贡献心力。这把火就会从「超我」,变成一个「大我」。

简单来说,如果我能连结到自己渴望,感受到一份认同、关注与爱,我就会跨越了原本的期待、观点,让我的内在感受呈现扬升状态,回到应对姿态上,就可以变得更一致、和谐,当然与家人的关系就会更融洽。

了解了萨提亚冰山架构,我们就可以妥善运用这个框架来探索一个人的内在,透过提问的方式靠近一个人。

(来源:Dreamstime)

撰文者:李崇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