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在家庭中,亲子沟通又是一门必修课程。恰当的亲子沟通能够让家庭气氛更加和谐,亲子关系更加亲密。
但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维持好的亲子关系,很多时候会出现亲子沟通不畅,觉得
家长或孩子难以交流的情况。
亲子关系困境
家长觉得孩子不理我:
1)反复叫他好几次,都没有反应
2)拒绝与家人沟通交流,甚至几天下来都没有交流(除了问要钱)
3)很容易表现出不耐烦,喜欢和自己唱反调
4)孩子越长大越不好管
孩子觉得父母不懂我:
1)总是用冷冰冰的大道理代替贴心的交流
2)总认为我还很小,什么都不懂
3)没耐心听我说我的真实想法,很容易就急躁生气
4)跟我“聊天”,话题只有学习
造成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在于那些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第一:孩子的人生,不是你的人
有这么一种父母,把自己的全部时间、精力,生活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事事为孩子包办,事事为孩子解决,把孩子的人生当作自己的人生来过,这种父母也被称为保姆型父母,她们往往对孩子付出了爱和时间,却得不到孩子的尊重,孩子终究会慢慢长大,她们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间和时间。
第二: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激励自己的孩子
孩子成长的路上,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对比,从婴幼儿时期的比谁先讲话,比谁先走路,小学阶段比谁在学校更听老师的话,现在上了高中,又开始比成绩,比排名......
人生只有一次,为什么要让孩子永远活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之下呢?父母所谓的激励方式很有可能给孩子带了一辈子的自卑。
第三:不需要学习,认为自己什么都懂
樊登说:“父母成长,才能帮助孩子成长”,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应该随着变化,特别是现在的孩子接受了那么多新思想,新变化,如果父母还是用老一辈的教育理念,孩子自然是无法接受的,家长面对新时代的孩子也会手足无措,亲子关系也很难融洽。
第四:只注重结果,不在乎过程
这是家庭教育中常见的一个误区,父母太看重结果。
有一个故事,有个妈妈回到家,看到家里一团糟,不禁怒火中烧,正准备抡起袖子修理孩子,而这个小男孩却一言不发,默默掉眼泪。仔细了解原因后才知道儿子原本想帮助一直加班的妈妈,但是适得其反。当这个妈妈知道误会孩子之后更是懊悔不已。现在各位家长也可以想想是否对孩子也这样过,比如:只看重孩子成绩,分数,排名。从来不关注他最近的情绪状态,晚上几点睡的。孩子的努力值得被我们在乎。
第五:不允许孩子犯错,忙着帮孩子去解决问题
没有天生不会犯错的孩子,理解孩子的思维和我们成人不一样,父母也要允许孩子去试错,去体验,犯了错让他知道和学会自己承担后果,不要急着给他“擦屁股”,让他学会独立。
第六:不遵守原则,不信守承诺
教育孩子言传身教最重要,你什么样,孩子就什么样,期待孩子有什么改变,先让自己成为那个改变,如果你自己一边抱着手机一边对孩子说你怎么天天玩手机,我想孩子也不会甘心放下手机。
/ 亲子沟通的小妙招 /
管教孩子之前先学会尊重他,当生命得到尊重,就会感受到爱,当生命感受到爱,良知就会升起来。
很多家长会说,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因此理所当然地替孩子做决定,给孩子下命令,不考虑孩子的想法,也不征求孩子的意愿,还有的家长会说孩子根本不知道对错;或者担心,如果什么事都问孩子,都由着他来,这样以后就无法无天了,更难管教了。
大家似乎很难承认孩子是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他的想法和意愿真的和大人不一样,所以尊重孩子的独立的个体才是真正的尊重孩子。
孩子没有主见,不善言辞,词不达意,有时是因为小时候没有表达的机会或者被父母否定了,这是不被倾听,不被赞赏,没有机会表达的结果。
所以要学会倾听孩子的表达,父母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并给予孩子积极的回应。这样的语言才会是有力量的,才能影响孩子的成长。
好的家长,不是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无菌的环境,而是让他学会在复杂环境中自我成长。
教育孩子本来就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父母有知有觉的学习,孩子则会不知不觉地成长为你希望的那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