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生活当中,你是不是也是如此:经常被自己情绪的波涛颠簸得苦不堪言?
所有愤怒、抱怨、不满、自责、怨恨这些情绪,能量层级非常低,这些低能量级的情绪首先消耗的是谁呢?
当然是自己!
当你一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成千上万的细胞就死掉了,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能量较高的是平和与爱,爱能够化解很多东西,而仇恨能滋生出更多的仇恨,愤怒会激发更多的愤怒,羞愧会让人卑微到尘土。
有人说,你有多少情绪,就会有多少病,这是真的吗?
当然!在小宇宙的现实中,包括我们的思想、信念和认知,都会影响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因此,了解情绪的力量就是健康的关键,特别是一再重复出现的想法或态度,往往决定了你是健康的还是生病了。 此外,过去卡住的感觉与情绪,无论我们的头脑记得与否,都会保留在这些细胞里,创造了我们的潜意识,因为这些情绪分子/细胞在我们的全身,而我们的身体就是我们的潜意识。 所以,不论是否过节,都请保持你的心情愉悦,毕竟你的身体就是细胞的整个儿环境! 美国著名的精神神经免疫学的科学家甘蒂丝.柏特(Candice Pert)提供了一个科学上的研究突破,她发现 那些包含情绪的分子分布在人体全身,而不只是像传统老派的科学家以为,那些包含情绪的分子只存在头脑里。 这项科学上的突破,让我们理解到情绪储存在全身各处。 这些承载情绪的分子, 储存了我们一生所有的经验。 我们身体就是我们情绪的储存库 在精神神经免疫学(Psycho Neuro Immunology)中,对心智、情绪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关联,已经有广泛的研究。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以两种方式联结在一起。 首先,每个思想都会转译成生化语言,由担任信差的化学物——神经缩氨酸(neuropeptides)来进行传递。 神经缩氨酸不但影响脑部,也影响到我们所有的器官、腺体、细胞和组织。它们的主要目的似乎就是向身体里的每个细胞,传达我们所想到的每个念头以及感觉到的每个情绪。 听起来是不是很可怕……所以请善待自己! 神经生物学家坎达丝·珀特(Candace Pert)的研究显示,充满着不同情绪的想法与记忆,会让身体制造出不同的神经缩氨酸。 同样的,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心脏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正向情绪能提升人体DHEA(恢复青春活力的荷尔蒙,能够保护人体对抗压力)以及IgA(一种免疫蛋白质)的浓度,而负向情绪则会降低此二者。 进一步的发现是,器官可以储存情绪信息。在今日器官移植日益普遍之际,这点已经得到更多的证实。 保罗·皮尔索尔(Paul Pearsall)的《心脏密码》(The Heart's Code) 一书,描述了73个因为心脏移植手术而移植了记忆的案例。 其中一个案例描述一位换心人因接收了捐赠者的记忆,而侦破了一件谋杀案。一位妇人在换心手术之后,开始迷上了啤酒和汉堡,跟捐赠者一模一样。 另一位换心人则回想起捐赠者说过的母语词汇与句子,那是换心人未曾学过的语言。这类例子不胜枚举。 皮尔索尔指出,细胞以电磁波传送信息,而记忆可以储存在每一个细胞里。 于是每个细胞就变成了整个身体的全息图像(hologram),而'某个心脏细胞只是一个具有单一目标的细胞'的观念,就不再属实了。 事实上,所有的器官和细胞都储存了情绪的信息,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细胞记忆'(cellular memory)。 负面情绪形成“癌症性格”可致细胞癌变 我们压抑到潜意识的情绪如果没有释放掉,会累积在身体里,成为紧绷、酸痛以及其他气阻塞的现象,长久时间下来会变成内伤、疾病与细胞病变。 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种关于“癌症性格”的科学命名。 “癌症性格”的具体表现包括: 性格内向,表面上逆来顺受、毫无怨言,内心却怨气冲天、痛苦挣扎,有精神创伤史; 情绪抑郁,好生闷气,但不爱宣泄; 生活中一件极小的事便可使其焦虑不安,心情总处于紧张状态; 表面上处处以牺牲自己来为别人打算,但内心却又极不情愿; 遇到困难,开始不尽力去克服,拖到最后又要做困兽之斗; 害怕竞争、逃避现实,企图以姑息的方法来达到虚假的心理平衡等等。 肿瘤专家直言,任何一种负面情绪长期刺激都会诱发癌症。 一组来自京、沪等大城市的一项398例胃癌配对调查佐证了这一点,数据显示各地普遍存在的一个相同点,即胃癌患者爱生闷气,经常生闷气。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们的身体还是有智慧的,它能够自动地排除负面情绪累积在中央神经系统里失调的能量。
- 情绪主要来源于我们对事情的解读 -
有一个学员和老公去一个农庄吃饭,老公硬是不给她点她喜欢吃的西蓝花和豆腐,“真是太不体贴了!”她心想,“对我不够体贴就是不够在乎我,不在乎就是不够爱我呗。”想到这里,她感到生气、难过又烦躁,把菜单扔给老公,转过脸去不理不睬。后来回家质问老公,才知道原来他们去农庄的时候已经过了饭点了,她喜欢吃的这些素菜老公担心会是剩菜,而她素来肠胃不好,所以他坚持不给点,其实是希望能够吃上干净、新鲜的饭菜。知晓老公的良苦用心后,她才发现当时老公看起来不近情理的背后是一份更深的爱。
当我们感觉受到伤害时,其实和别人没有关系,只是因为他们触碰到了那片我们自己都不能接受的脆弱和伤痛,当我们感到愤怒、伤心和痛苦时,是因为只从自己的角度和感受去看事、看人,只用自己的经验和经历去评判他人,只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观点和情绪,没有看到事情的全相。
无数个案例的梳理,给我的共同感悟是:无论是对人的愤怒、恐惧、怨恨和厌恶;还是自己的内疚、哀伤、羞愧和自责,很少和事实本身有关,是我们的想象使我们陷入苦海,并非事实本身。这些情绪主要来源于我们的解读,而人本能反应的第一解读往往是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受害者模式一启动,我们立刻就变成了受伤的羔羊,刨个坑自己就往里面跳。
如果每次情绪来袭时,我们能够静下心来,放下自己的评判和猜疑,不把自己变成受伤的羔羊,而是去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从第三方的角度客观理性地看人、看事,就会360度看到全相。而一旦看到事情真相,就会发觉很多烦恼真的是庸人自扰,我们的心也就会感到释然和自由了。
- 每一个情绪的当下,你可以做些什么? -
对情绪的管理是衡量一个人成不成功,幸不幸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引起我们情绪波动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我们把握自己生活方向、成就自己梦想的一个机会。人之所以幸福,不是因为得到了多少东西,而是学会了与一切“负面”情绪和平相处。
当我们恐惧失败、他人的眼光和看法,不敢去尝试,缩手缩脚时,可以尝试着不抗拒、不逃避,学会在这些感受中发现自己、理解他人,当他人的认同对你来说无足轻重时,你就不需要向他人证明自己,也就不会再被恐惧所束缚。
当我们抱怨他人、抱怨环境时,能够将习惯性地谴责其他人和事,转变为有勇气去付出创造性的努力来战胜困难、避开陷阱,你会看到自己聪明应对方式的巨大力量。
当我们悲伤难过、绝望无助时,能够看到自己的悲伤难过,允许自己悲伤难过,进行自我关怀,做自己的强大支柱。
当我们渴望被他人理解时,能够先停下表达自己,倾听对方,你会发现别人在诉说时,你并非努力聆听并试图理解对方,而常常是忙于思考自己接下来该怎么说。
当我们与他人发生冲突和矛盾时,能够看到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价值观、动机和目标也不尽相同,有时甚至是完全对立的,你会对人性有不同了解和发现,会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找到更合适的解决方案。
当我们陷入迷茫、丢失了自己时,如果能够静下心来,从身体、大脑、心灵和思维入手,明白什么对于我们才是最重要的,内心自然逐渐归于宁静。
情绪是可以经过调节然后转化为生命的力量,而且人一旦有情绪了,就会成为我们了解别人、了解自己非常好的路径。我们不妨把情绪作为一个自我完善的渠道或者资源,这是我们的一个内在力量,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所有的情绪都是通往智慧的大门。
每当你的生活有不符合你的意愿、让你不愉快时,赶快回到自己内心,觉察自己:我为什么不高兴?这个不高兴跟我的目标有关系吗?这个不高兴对我的目标是有积极的作用还是消极的作用?我到底应该怎么来调整,是对外指责、发泄还是回到自己?
当我们能够真正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而不是做情绪的奴隶时,内心自然会享受到真正的愉悦、宁静和自由。
注:我们尊重原创。部分文章和图片来于网络和网友推荐,如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版权归原作者。原作者可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