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学院 萨提亚文汇 BETTER ENGLISH BOOK
儿童的依恋模式,影响一生
2023-03-29

微信图片_20230329103809.png

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于1969年正式提出了依恋的概念。他认为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的联结,对于人的情感生活具有重大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艾因斯沃斯通过“陌生情景”研究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将婴儿的依恋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安全型依恋;
二是回避型依恋;
三是矛盾型依恋;
四是混乱型依恋。
后三种都是不安全依恋型。 
婴儿在与母亲重聚时的反应,而不是在分离时的反应,更能表明依恋是安全型还是不安全型。 
安全型依恋
这一类婴儿,不管在分离时多么难过——与母亲的再次联接让他们几乎瞬间就得到安慰了,而且很容易继续去玩耍。
婴儿的这种灵活性和复原力似乎是和母亲互动的产物,这些敏感的母亲能够对婴儿发出的信号和发起的交流进行反应。 
一般而言,安全型婴儿的母亲在婴儿哭泣时能很快地抱起他们,并充满柔情和关怀地抱着他们——但是母亲只在婴儿希望被抱的时候才这么做。 
这些母亲好像能够很顺畅地将自己的节奏与婴儿的节奏紧密配合在一起,而不是把自己的节奏或安排强加给婴儿。 
回避型依恋
这一类婴儿对母亲并未形成特别密切的感情联结,对母亲在不在场表现得漠不关心。 
母亲的离开或者回来,他们好像都明显地无动于衷,只是不停地探索着周围环境。
他们这种明显缺乏痛苦的表现很容易被人错误地理解为平静。实际上,在分离场景中,他们的心率和那些看上去很痛苦的安全型同龄人一样,都是加快的。 
回避型婴儿表面上的冷漠——以及实质上依恋行为的缺失——都反映出一种防御性的适应。 
这些回避型婴儿,和那些被分离和丧失所创伤的年龄大一些的儿童一样,都认定了自已要得到安慰和照顾的任何主动表示都毫无用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他们放弃了要求。 
可能毋须惊讶的是, 艾因斯沃斯发现,这些被评定为回避型婴儿的母亲,会主动地拒绝婴儿想要联接的请求,另外一些研究者后来还观察到这些母亲在孩子看起来很悲伤的时候,会出现退缩行为。 
对情绪表达的抑制,对身体接触的厌恶,以及在实际身体接触时的粗鲁唐突,都是产生回避型婴儿的抚养方式的标志。
矛盾型依恋
这一类婴儿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 
艾因斯沃斯的研究甄别出两种矛盾型婴儿:其中一种婴儿是生气的,另一种婴儿则很被动。 
这两种婴儿都对母亲在哪儿过于迷恋,以至于无法自由地探索,对母亲离开的反应,也都表现出淹没性的悲伤。 
和母亲重聚后,生气型的婴儿,他们的反应是在主动表示要跟母亲联接和对她表达拒绝之间来回摇摆——表达拒绝的幅度会从挣脱母亲的怀抱到大发牌气。 
与此相反,被动型的婴儿,看上去只能很胆怯地或含蓄地向母亲寻求安慰,好像他们完全被无助、悲苦的状态所压倒,以至于无法直接地接近母亲。 
和母亲之间并不愉快的重聚,既不能缓解矛盾型婴儿的悲痛,也不能终止他们对母亲行踪的时刻担忧。这就好像是——即便当母亲在场的时候——这些婴儿也一直在寻找一个缺失的母亲。 
艾因斯沃斯发现,实际上矛盾型婴儿的母亲,她们的可获得性充其量也只是婴儿无法预期和不经常拥有的,尽管这些母亲并没有对婴儿表现出口头或身体上的拒绝(回避型婴儿的母亲会这么做),但是他们对婴儿发出的信号就是不敏感。 
最后,这些矛盾型婴儿的母亲似乎,或者微妙地,或者不那么微妙地,阻碍婴儿的独立自主——这一点或许部分地解释了这些婴儿抑制自已探索行为的特点。 
混乱型依恋
这类儿童表现为与母亲分离或重聚时情绪、行为表现混乱,不适宜。 
这种儿童依恋行为表现为一定的情绪、行为上的反常,不规律化,难以监控和预测,对抚养者表现出恐惧、过分任性,这类儿童容易发展成为某些精神障碍。这被看作是最不安全的依恋类型。 
为了理解这些发现,Main提出,导致这些婴儿混乱的原因,不仅仅是婴儿和愤怒或虐待的父母互动时,体验到父母确实让人害怕,也因为婴儿在互动时体验到父母自身也在遭受惊吓。 
以下情境尤其会导致婴儿出现混乱,当父母在对婴儿的反应过程中出现了恐惧,以及父母的反应要么是身体上的退缩,要么是撤退到恍愡状态之中。 
婴儿依恋模式的长期影响 
随着艾因斯沃斯划时代的研究,大量的后续研究表明了:婴儿期的依恋模型具有长期的影响。 
研究者发现,婴儿期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以及混乱型的依恋历史,或好或坏地,都与后来的儿童期、青少年期及成年期的发展结果有关。 
具有安全型依恋史的儿童,与不安全型依恋的同龄人相比,在更高的程度上表现出自尊、情绪健康、自我复原力、正性情感主动性、社交能力,以及在游戏中有更集中的注意力。 
在学校里那些具有婴儿期安全依恋的儿童,常会得到教师温暖的、与其自身年龄相符合的对待。 
回避型的儿童(看上去经常是闷闷不乐的、傲慢的或者对抗的)却容易引发出别人愤怒的控制性的反应。 
矛盾型的儿童(看上去经常既黏人又不成熟)容易被过度宠爱,被当做更小的孩子对待。 
常常会看到回避型儿童欺负其他孩子,而矛盾型儿童经常是被欺负的孩子;安全型儿童既不欺负人,也不会被人欺负。 
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在问题行为上显著地高于安全型儿童;在成人期则表现为恋爱关系不和谐,婚姻质量较低。 
举例说来,矛盾型依恋的个体恋爱类型通常表现为霸道的爱,这种类型的特点为与伴侣关系不和谐,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 不安全依恋类型儿童的应对策略  
(一)抓住依恋形成关键期建立安全感 
Bowlby的研究表明,婴幼儿期是形成依恋类型的关键期,只要抓住这一时期给孩子提供形成依恋的必要条件和环境,就可以事半功倍的促进孩子安全型依恋的形成。 
根据bowlby的依恋形成三阶段理论,婴儿在3―6个月开始对刺激出现有差别的反应,在6个月至2`岁左右时会对特定的抚养者形成特殊的情感联结。 
所以抚养者不可忽视在这一时期和孩子的接触,孩子的需要多是通过哭、笑、喊叫或身体的偎依等方式表达出来,父母在接触中了解了孩子的达方式才能给予适当的满足。
(二)遵循儿童的自身特点 
每个儿童具备不同的气质类型及性格特点,有些幼儿从出生起就喜欢多与人接触,各种反应较为积极,且容易得到监护人喜爱,较为容易抚养。 
而相对应的有些儿童不喜欢身体过多接触,易哭,反应过激,这样的儿童常常被认为不易于抚养。 
上文中的“良好匹配”模型表明,只要父母对儿童特性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采取适当合理的抚养方式,任何气质及性格的儿童都有可能形成安全依恋。 
例如,对于困难型气质的儿童来说,父母要付出较大的时间和精力,要努力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孩子的需要,耐心寻找他们的生活活动规律,保持抚养方式的稳定性。 
(三)提高父母的养育质量 
了解并满足幼儿的需要是提高抚育质量的第一步。幼儿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并同时存在的,大多数的父母对生理需要能及时的给予满足。 
心理需要主要指幼儿对父母注意、关爱、照顾等的情感需要和活动需要,这些需要通常是隐性的,因此,父母要想提高抚养质量,必须在注重儿童生理需要的同时也要关注儿童的心理需要,对儿童发出的心理信号能敏锐地觉察,并及时给予满足; 
在儿童需要安慰时给予他们温暖的拥抱和温柔的安抚,给儿童一种归属感和信任感。 
艾因斯沃斯通过对母亲在儿童出生后最初3个月喂养方式的研究,发现高敏感性的母亲能使1岁的婴儿形成安全型依恋,反之,那些低反应性低敏感性母亲喂养的儿童大多形成不安全型依恋。 
(四)发挥父亲的作用 
父亲要认识到自己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多与儿童沟通交流,带领孩子探索未知世界,丰富儿童活动空间等,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
(五)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氛围将在个体成长的历程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成员为孩子营造一种温暖的、和谐的、互助的家庭氛围将有助于孩子获得较好的依恋经验,从而有助于孩子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形成。 
相反,冷漠的、疏远的、拒绝的家庭氛围则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的依恋经验,这些早期的依恋经验可能会影响孩子以后良好人格的形成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所以,父母应尽可能的给幼儿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让儿童在这样的背景中感受爱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