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学院 萨提亚文汇 BETTER ENGLISH BOOK
“我替妈妈恨了爸爸一辈子”:逼孩子站队,是毁掉他最残忍的方法
2023-03-27

父母在孩子心里种下精神和情感的种子,会随着孩子一同成长。


在公众号后台,每天都能看到很多妈妈或倾诉、或求助、或吐槽的来信,我有一个发现:

“孩子讨厌爸爸”这6个字,在来信中出现的频率不算低。


确实,在相当一部分妈妈的口中,爸爸是这样的——


“就嘴上说得好听,什么事儿都指望不上他!”


“自己从来不管孩子,就会指责我教不好孩子!”


“家里有他没他都一样,不在家反倒清净!”


甚至是这样的——

“要不是为了孩子,我早就跟他离婚,老死不相往来了!”


“我恨他,是他毁了我一辈子!”


从这个角度看,孩子毫无保留站在妈妈这边,“讨厌”爸爸,是理所当然的事。


但,在孩子决定“讨厌”爸爸的那一刻起,伤害就已经造成了。


“我爱我妈,我恨我爸!

曾听过一个案例。

小M是个高中生,在高二那年被诊断出患了轻度抑郁,中度焦虑。

他父母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完全不信。

因为在他们眼里,小M是说一不二的“一家之主”,只要孩子一出马,夫妻俩连架都吵不起来。

比如,妈妈正在说一件事,爸爸突然生气打断妈妈,让她直接说重点,别叨叨。妈妈不甘示弱,马上回嘴,说爸爸一天天啥都不管,除了挑刺,对家里一点儿贡献都没有。

这时,小M就会挡在妈妈身前,对着爸爸吼:

“行了你!家里都是妈妈操心,你干什么了你?家里什么事儿你都不管,就知道欺负我妈!

我学习你管过吗?家长会你开过吗?给我做过饭吗?不都是我妈管我吗?

我妈这么辛苦、这么累,都是你害的!我最讨厌乱发脾气的男人!”


然后,爸爸就不说话了,默默走进屋里,妈妈则用欣慰的眼神看着小M。



但,小M说出的话是他的真实想法吗?

在父母带他去做心理咨询后,小M讲述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小M从小在妈妈的抱怨声中长大。

上小学的时候,他视爸爸为仇敌,爸爸干什么他都能挑出错来。只要爸爸在家,他就躲在房间里不出来,就算妈妈叫他出来吃饭,他也不会多看爸爸一眼。

而上了初中之后,小M对爸爸的态度有所转变,因为他发现爸爸并非妈妈说的那么一无是处。

爸爸是脾气不好,可家里的重活累活都是爸爸在干;

妈妈总说爸爸从不补贴家用,可爸爸的工资卡一直在妈妈手里;

自己被妈妈教训,爸爸偶尔也会替自己说几句。

……


有时,他听见爸爸妈妈争吵的内容,其实也不是爸爸真的做错了什么,而是妈妈一直喋喋不休数落爸爸,爸爸受不了反驳了几句。

小M把自己代入到爸爸的处境,自己也受不了妈妈的唠叨。

可即便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共情爸爸,一旦父母发生矛盾,他依旧坚定不移站在妈妈那边,“仇视”爸爸。

小M的心理不难理解。

一方面,他是由妈妈一手带大的,跟妈妈感情深厚。当他感受到妈妈对爸爸抱有极大的不满和怨恨,出于对妈妈的“忠诚”,他只能跟妈妈一样去怨恨爸爸。

而另一方面,他真真切切感受到爸爸对家庭的付出和对自己的爱,心里还是想要去爱和靠近爸爸的。

就像小M对咨询师吐露的心声:

“我知道爸爸不容易,错不是他一个人的,可是妈妈恨他,所以我也只能恨他。”

这两种极其分裂的情感,很容易让孩子陷入到一种非常矛盾的内耗状态。

小M表面看似说一不二,操控着父母的情绪和行为,实则他内心脆弱无助。于是,为了向妈妈表达“忠诚”,为了规避对爸爸的“内疚”,他陷入了抑郁和焦虑之中。

“我替妈妈恨了爸爸一辈子!”

无独有偶,前几天,在公号后台收到一位妈妈的来信,她也讲述了类似的事情,我们姑且称她为小静。

小静说自己跟丈夫的关系非常紧张,她不知道当初自己怎么就看上了这么个自私自利、毫无责任感的男人。

她多次跟丈夫恳谈,希望他有所改变,可每次丈夫嘴上答应得好好的,过不了几天,又恢复到原样。

更过分的是,丈夫跟狐朋狗友鬼混就罢了,居然还精神出轨。

忍无可忍之下,她提出要离婚,丈夫大发脾气,摔了桌子上所有的东西。

这时,女儿从房间里冲出来,对着爸爸狠狠地吼道:“不准你对妈妈动手!你就是个窝囊废!你是坏爸爸,我恨你!”

那一刻,夫妻两个都愣了。

谁也没想到,一个小学生能说出这样的话,对象还是自己的爸爸。

也是那一刻,小静仿佛回到了自己小时候,因为她也曾对自己的爸爸说过一模一样的话。

“我恨爸爸,是他毁了我妈一生,也是他让我的童年如此不幸。”

小静如是写道。

小静对爸爸的记忆,几乎都来自于妈妈日复一日的抱怨和哭诉。

妈妈常说:

“你爸他不是个东西,一分钱都不给家里!”

“我现在这么痛苦,都是你爸害的,你被人嘲笑欺负,也是你爸害的!”

“只有我真的爱你,你爸把你当累赘!”


慢慢地,小静对爸爸的反感和恨意深入骨髓,只要一想到这个男人害了妈妈一生,她就恨不得没有这个爸爸。

当然,父女俩不是没有改善关系的机会。

小静的父母离婚后,她跟妈妈一起生活,爸爸数次偷偷过来看她,给她带礼物,但妈妈知道后,发疯一样把礼物摔在地上,哭着说小静没良心,要气死自己,甚至动手打她。

如此几次,小静再也不见爸爸了。


跟妈妈一起生活的她,成了妈妈的精神寄托,妈妈把自己对爸爸的怨恨和对生活的不满尽数倾泻在她身上。

小静变得敏感、多疑、孤僻,长大后的她发誓,一定要找个忠诚、包容、负责的对象结婚。

但女儿喊出的那句话,让她意识到,自己的丈夫,不正是当年妈妈口中“不是个东西”的爸爸的翻版吗?

小静去找了心理咨询师,把自己的困惑和经历说了出来。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小静才发现,与其说是她恨爸爸,不如说是自己代替妈妈恨爸爸,让自己陷入到父母的“厮杀”之中。

而最让她痛苦的,是她对爸爸有着本能的爱和认同,但这份爱和认同,却被深深压抑在内心深处,用恨去表达。

但爱和认同不会消失,只会以其他的方式出现。

小静找了跟爸爸极其相似的人结婚,潜意识里,就是在对爸爸表达爱和认同,并且希望重现父母相处的情景,用自己的能力改变结果,消除不能爱、不敢爱的“诅咒”。

只是,在重现的情景中,她把自己对爸爸的恨转化成对丈夫的恨,自己成了当年妈妈的样子,又把女儿变成当年的她……

始于恨意,陷于轮回。

守好自己的边界
别让孩子为你的人生负责

在网上,一度流传一个短视频,视频中只有一个问题:

假如碰见18岁的妈妈,你会对她说什么?

在评论区刷屏的留言内容,很多父母可能不敢相信,竟是——

不要嫁给我爸,别把我生出来。


是的,妈妈们爱若生命的孩子,宁愿放弃来到这个世界,也想终结妈妈的苦痛。

感动又心酸。

感动于孩子对妈妈无私的爱;心酸于孩子用近乎惨烈的方式,为妈妈的人生幸福负责。

但,孩子需要为妈妈负责吗?需要为父母的关系负责吗?

不需要啊!

人只能为自己负责,成年人之间的关系,只能成年人自己去改变。

当然,在家庭中冲突和矛盾难以避免,我们要如何做,才能最大程度不伤害到孩子呢?

▶ 别让孩子站队

记得之前在网上看过一条13岁孩子发的朋友圈截图:

“真受不了你们大人!

自己的事情都没办法好好处理,要我一个小孩来帮忙做决定?你们爱离不离,爱干嘛干嘛,真别拉上我好吗?

求求你们了,别让我夹在中间啊!快疯了!”


窒息感,扑面而来。

对孩子来说,父母都是自己最爱的人,无论选择哪一方,都是对另一方的背叛,都会被深深的内疚感侵袭。

如果选妈妈意味着放弃爸爸,爱妈妈意味着恨爸爸,无论选择本身正确与否,都是给孩子心里扎刀子。

▶ 别让孩子做自己的情绪容器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需要做孩子情绪的容器,容纳和化解孩子的焦虑。

如果做父母的不去做孩子的容器,反而将自己的焦虑恐惧抛给孩子,孩子就只能压抑自己,被迫“长大”,去照顾作为成人的父母。

比如,有些妈妈会跟孩子抱怨:

“你爸是个很糟糕的人,我吃了不少的苦。”

“你怎么跟你爸一样,就不能让我省点而心?”

“你爸我就不指望了,妈妈只有你了,你可得争气!”


从大人的角度来说,这是释放自身焦虑的一种方式。但对孩子来说,则是:

“妈妈吃了那么多苦,我要让妈妈过得开心一点儿。”


“妈妈说什么我做什么,才不会给妈妈添麻烦。”


“我要做得更好,才会让妈妈骄傲!”


孩子是无法完全容纳成人的焦虑的,当他们的情绪容器被撑破,就会陷入到无尽的内耗中,不敢快乐,也不觉得自己值得被爱。


不可否认,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很多父母的婚姻和家庭生活,总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境。


烦躁、不满、焦虑、无力、抑郁……


这些负面情绪,父母每天都可能在经历,迫切希望摆脱困境的心情,也不难理解。


可归根结底,这都是父母自己要承担的,可以找其他成年人求助、可以寻求方法改善关系,甚至可以直接结束亲密关系,不应该将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让孩子为父母的情绪和人生负责。


非常认同心理学家李雪的一段话:


生而为人,其实每个人的责任是有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我们只能在客观现实边界以内,去做自己能做的事,不能为别人的情绪感受和幸福负责,不能掌控别人的人生。


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