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亲子关系中,父母给予你足够的亲密滋养和接纳,成年以后你才有能力去享受亲密关系。
有部分人他们生活独立,拥有良好的工作技能,经济收入也不错。但独处时却常常有一种很深的孤独感,总觉得自己的人生还不够圆满,人际关系长期处于疏离的状态。仔细观察这些人的家庭,多半拥有善良的父母,回想起自己童年的成长经验,大部分的记忆也都算是愉快的。并没有遭受到严重的伤害,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孤独和疏离的情绪,始终是亲密关系的阻碍。为了协助处理这些问题,心理学家Dr.Jonice Webb博士提出了一个观点,叫做『童年情感忽视』。每个人都有可能会有童年情感忽视的伤痕,它微小到你几乎看不见。童年情感忽视通常来自童年期间没有被说出来,没有被观察到,甚至没有被记得的事情。
这些童年时期被忽视情感的经验,往往在成年之后变成亲密关系的阻碍,甚至以忧郁、焦虑、愤怒或是情感和婚姻的问题表现出必须求助于心理治疗的症状。事实上,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童年。只不过父母在自己忙碌的工作与充满压力的环境中,不得不在教养上的一些环节忽略孩子的感受。当情感忽略的细节,让事态不断的扩大,让孩子在粮食足够温饱的成长过程当中,发现自己在感情上处于饥渴的状态,问题才会显露出来。不管父母这样的方式有没有任何偏差,在情感上受到忽视的孩子,都会觉得有问题的人是自己,而不是因为父母做了什么事情亏待了他们。童年情感忽视的研究与发展,并不是为了指责父母和羞辱父母,而是希望帮助在童年时期遭受过太多情感忽视的成年人,能够回头面对自己内心永无止境的空虚。
明明处于圆满的状态,却始终觉得自己不圆满的痛苦。以正确的方式,疗愈自己童年情感忽视的创伤。童年遭受情感忽视的成年人,通常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情感的需求,甚至因为过去那一段被情感忽视的经验,而刻意压抑或否定自己情感的需求。在《童年情感忽视》这本书提到:在儿童时期,如果父母对于你的感受有足够的同情和共感,成年以后你也会将同情和共感用在自己身上。
总结来说,有童年情感忽视问题的人,很容易否定自己的情感和情绪,甚至为此而觉得羞耻,认为自己不该在愤怒的时候发脾气,不该在难过的时候表现悲伤,以为这样可以换取对方的尊重与关爱。直到事与愿违,发现自己不被尊重、不被疼惜,才知道,过去的隐忍只是徒劳无功,不但伤害了自己,也让对方不懂得用正确的方式与你相处。从现在开始请你培养对自己的同情心,停止批判自己,适度的休息和放松,不要把自己逼的喘不过气来。当你把强而有力的看见可能此处转向自己,你就能够一个全新的自己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