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理状态在哪一种状态中?
Vol.1 三种心理状态 所谓“父母”“成人”“儿童”三者并非是角色,而是真实的心态反映出来的不同行为模式。 当一个经理人向他的上司汇报工作时是一种心理状态; 晚上下班后,和朋友喝酒时是一种心理状态; 回到家,发现孩子闯祸了又是一种状态。 在这些不同的场合中,不仅他的语调起了变化,他的脸色、感情、想法和行为也都不一样。 自我状态包括某一时刻一个人的思想、感觉和行为的表达。 Vol.2 父母状态 “父母”自我状态(P,简称“父母状态”)主要来自亲生父母和权威人士的形象。 反之,你看到他如何惩罚或指责别人,也能推断他的父母对他的处罚是否公平或是否带有偏见。 很多时候,父母影响我们的不仅仅是外表,还包括内心深处的思想感觉和行为,很多时候,这种影响之深,超乎我们的想象。 有的孩子成了松树,有的孩子是苹果树,有的孩子则成了带刺的玫瑰。 “控制父母”的口头禅是: “应该”“你怎么回事”“你不知道吗”。 “控制父母”积极的一面是:具有权威感,坚持原则,道德感强。 “控制父母”消极的一面是:过分强求、指责他人,禁忌多,惩罚多于保护,有高高在上的感觉,看不起别人等。 “养育父母”的口头禅是:“你怎么样”“放着吧,我来”。 “养育父母”积极的一面是:关心爱护他人,具有服务精神和献身精神,关心别人多过自己;“养育父母”消极的一面是:看不到别人的潜力,对别人过分保护。 Vol.3 儿童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C,简称“儿童状态”)是儿童时期的内心感受形成的人格部分。 我们当中的任何人,无论年龄多大,想想看,你有没有出现过童年时代一度出现过的感觉、思想或行为? 比如小航,当她是个小女孩时,如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会倒在地上大哭大闹直到目的达成。 长大后当男友要求分手时,她不能接受,于是反复纠缠,甚至要求父母出面干预。 多以听话、顺从的姿态出现。如沙僧, 他的口头语是:“师傅,大师兄说得对啊!”或者:“大师兄,就听师傅的吧。”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无所顾忌,如孙悟空。 又比如公园里的老人在热情地舞蹈、兴奋地踢毽,或者一个成年人爬到山顶时兴奋地大声呼喊——这时你看到的就是处于“自由儿童”状态的成年人。 习惯于自我欣赏的人,“自由儿童”状态是非常活跃的。 消极方面是:会以自我为中心,有时会过度挑战规则和传统。 一个健康、快乐的人,每天应该适当表现“自由儿童”的积极一面。 Vol.4 成人状态 “成人”自我状态(A,简称“成人状态”)就是认真负责地对待当下发生的事情,分析情境、对方和自己的角色,并做出适宜的反应。 所以,感觉和情感是被成人自我状态排除的。 “成人”自我状态在社交过程中是必需的,但并不是最好的,有时候“成人状态”会显得让人比较乏味。
我们都知道,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状态是不同的。
想想我们自己,如果正为工作的事烦心,气急败坏地扔出手中的文件,这时候电话响了,是你可爱的孩子打来电话,我们的声音瞬间变得柔和,脸上充满了甜蜜:“嗯,宝贝,怎么了?”
通过对人群的大量观察,人际沟通分析学(TA)的创始人艾瑞克·伯恩博士发现,在任何时候一个人一定处于三种基本状态之一,他把这三种状态称为“自我状态”。
有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关爱他人,就能感受到他的父母对他抚育和疼爱的程度;
父母对待孩子有时像春天般温暖,有时又像秋风扫落叶般冷酷,父母传递给孩子的情绪,就像土壤和气候对植物的影响,会塑造出不同个性的孩子。
我们把“父母”自我状态分为两种
一种是“控制父母”,会扮演权威的父母,习惯于发号施令,指导别人的行为,发现并指责对方的错误。
第二种是“养育父母”,有很多抚育性的行为,把对方当成需要照顾的孩子,关心爱护、温和鼓励,甚至处处替代。
儿童可能是淘气的,也可能是听话的;可能是快乐的,也可能是忧伤的。
当然儿童自我状态中还有一种自发性的、创造性的直觉品质,这是所有自我状态中最有魅力的一部分。
儿童状态也分为两种。
一种是“适应儿童”,
这种状态积极的一面是:执行力强,适合在大的组织中工作。消极一面是:不能承担过大的责任,缺乏灵活性。
另一种儿童状态是“自由儿童”,
“自由儿童”的积极方面是:友好合作,处事灵活,想象力丰富,创造性强,极富乐观精神;
“成人”自我状态像一台巨大的电子计算机,主要的功能是积累资料、分析处理数据并整合资源以应对问题。
在前文的情境A里,老师和学生都只针对当下的对话发生反应,学生问:“请问我这次考试得了几分?”老师回答:“60分。”——问答是平行的,不带有情绪的,所以都是从成人自我状态出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