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一下萨提亚治疗模式的五大元素。我们是如何知道这个个案是不是萨提亚模式的呢?这五大元素其实也是萨提亚的整个治疗核心精神。
萨提亚模式强调体验性。萨提亚女士是全世界公认的家庭治疗的哥伦布,她做了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家庭治疗,1964年出版了第一本书《联合家庭治疗》。萨提亚女士认为:我们如果要帮助一个有行为障碍的儿童的话,是要从改变家庭系统入手的。1980年以后家庭治疗在整个心理学界兴起,有了六大家庭治疗模式。萨提亚是六大家庭治疗模式之一,萨提亚模式被称为《体验性家庭治疗》模式,这模式注重体验性,我们会帮助家庭成员去体验自己,体验家人,然后,一致性沟通才可能发生。但我们不会因为萨提亚强调体验性就批判左脑。我很想说有很多聪明的学生很会思考和学习,就忽略了感受,而后学习了萨提亚又扔掉了理性的部分,只看到感受。我们是不丢(delete)东西的,我们选择了加入(add-on),在治疗中我们加入右脑的体验性,这样个案的心理治疗才能够做得深入。有了觉察以后就进入到体验中,一般上打开感受就容易进入体验,可以说,进入感受是进入内在历程的高速公路进口。人类在感受里时容易接收新的信息,可以打破原来的习惯思维。如何帮助一个人引发感受呢?在萨提亚模式里有一个标志性的工具,就是雕塑!通过这个身体姿态引发我的感受。我是通过了我的五官去感受体验性。我通过听到的语言可以进入体验,通过看到的东西可以有体验,通过触觉也可以有体验,还有嗅觉及味觉都可以有很多体验,只是在心理治疗后两种感官不常用。比如说一对夫妻来咨询室处理关系问题,咨询师可以请他们做一个雕塑来象征了他们之间的冲突。治疗师可以说:”我看到了一个画面,我用雕塑呈现给你们看看。”这是用了哪个感官?视觉,对吗?我会问这对夫妻:“当你们在这个姿态里,这时你的身体发生了什么?感受是什么?”通过身体就让案主察觉了自己的感受,期待和渴望,然后咨询师就能引导他们一致性的说出来,真诚真实的沟通就能改善关系。
我们也可以用触觉来进入体验。咨询师可以对丈夫(案主)说:“请你去拉妻子的手。”这个触觉是当下的,“当你碰到她的手时,你心里有什么感受?”这在夫妻治疗时我是常常用的,让一个丈夫触摸妻子的脸时丈夫有什么感觉?妻子又有什么感觉?
这是用听觉来引发对方的感受。现在我常常看到一些萨提亚的学员没有运用到这听觉,雕塑做了就只摆在那边,只用看的,没有让夫妻两人在看了雕塑后用语言说出来,彼此听到对方亲口说出的话。妻子可以用声音亲口告诉丈夫:“你对我很重要,你生气时我很难过。”大家有看到我做个案,有时我让一个人用声音表达,越来越大声,用的就是听觉,有时我也让个案自己告诉自己:“我是足够好的,我一点问题也没有。”这时一般上要让案主慢下来,带领案主慢慢去转化,我们比较常用的就是听觉,不只是用视觉雕塑。案主用视觉进入感受后,再用触觉和听觉去慢慢强化他,五官可以一起用的。味觉和嗅觉运用起来比较难,除非事先准备好。嗅觉也可用语言带入,让她闻到妈妈煮的粥香。这是很考验治疗师的语言能力了。看到萨提亚本人的视频资料里就有很多是运用触觉的。如果有体验性的治疗必然能带领案主的生命力发生改变。从生命能量低的状态进入到生命能量比较高的状态,也就是转化。常常在教科书上看到转化的典型例子是蝴蝶的蜕变,如果一个体验性治疗真的做到的话,就会看到案主的生命能量从低层次进入高层次!我怎么知道她的生命力是否从低到高的呢?看五朵金花的呈现状态就可以知道了。五朵金花指的是人类的五大天性:爱的能力,独立自主,连结,价值感和安全感。她的外在行为可以呈现出她的五朵金花,也是她生命能量的状态,最终会落实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不是看她讲自己学习成长得多好,如果生命力真的改变的话,必然会呈现在她的五朵金花上。从外在可以看到她爱的能力增加了,联结能力、独立自主、安全感都增加了,越发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一个人,综合起来就是体现在人际关系上。自我价值感高的人对别人的要求是少的。我来的时候你给我开门我就自我价值感高,没有给我开门我就自我价值感低。价值感高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别人对你的感觉是舒服的。假如要去评估一个人的治疗效果,我会去看他五朵金花的状态。生命力一直在不断呈现中。治疗目的就是让一个人的生命力绽放。萨提亚治疗目标:让自己更有价值,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有更多的选择性,更加的和谐一致。如果有人告诉你她很有体验很有收获,我们会去看他外在的人际关系是否和谐。所有的东西都是基于爱,基于联结的。现在有很多人在修灵性的东西,其实身心灵都是要成长的,每个部分都是整体人的一个部分,都是重要的,谁也没有比谁更重要,更高尚。萨提亚相信人类的生命力就是向上的。她非常喜欢大自然,所有植物的生命力都是向上的。人类是一个向上的灵住在肉体里面,生命的本源是向上向善的。我在做治疗时如果把案主带到正面导向我就是带案主与他的生命力联结了,他的生命就能开出五朵金花了。所以萨提亚治疗师要去学习影响轮的用法,可以从别人的人事物中看到他的资源,我用影响轮这工具就是来训练学生能从所有碰到的人事物中看到资源。要带领案主正面导向这概念使我在做个案时会常常问我自己:“她为什么这样会这样做?有什么用处?有什么正面意义?在父母的有限里面看到父母的努力,在案主的有限里看到案主的努力。比如说夫妻来做婚姻治疗,请他们做雕塑,问丈夫:“你看到她指着你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你在这个姿态里是什么感受?”丈夫说:“生气。”这时治疗师的正面引导怎么说呢?这就很不容易了。因为治疗师引导的方向是负面的。两三句话就可以将她带到渴望里面。渴望都是正面的,也可以带到生命力中,那里面也都是爱。举例有个案主的爸爸是精神病人,经常发疯打妈妈,说只有一次打了自己,因为自己从滑梯上摔下来。我说:“你爸爸大脑已经受影响了会打其他人,却不打你。那是一种怎样的爱让他可以去超越自己的生理界限?”第三个元素是:系统性
系统包括内在的系统和外在系统。
案主告诉我们的是外在的行为和所发生的情况,我们抓住他的手一起跳水,看可以潜得多深。带她去看看自己内在发生了什么东西,这是觉察,也是改变的第一步。或者带她去看另外一个人的冰山,增加她的觉察,成为她改变的动力。我们要先帮助案主的内在产生一个变化或改变,运用历程性提问来完成。改变永远是可能的。
我们看看能不能帮助一个人,带她先看清楚自己的内在冰山。冰山有很多层的,带她去看更深的东西,就是为了她能改变原来的想法。我有个个案,是印度人,她来处理亲密关系,因为她第一段婚姻非常糟糕,现在面对将来临的第二段婚姻感到非常焦虑,我说要探索的是她和她父亲的关系,她说她爸爸和妈妈经常打架,印度人很有阶级观念所以经常有家暴。
然后我就问她:“在这个世界上谁爱过你爸爸?”
她就呆了,她说:“没有人爱过爸爸。”
我说:“我看过你家庭图的关系线,确实是没有一个人爱过他的。”
我说:“你爸爸爱过谁?至少他爱过一个人的。那个人就是你!”
她对爸爸的感受立刻就不一样了,她对爸爸的期待就变了,对爸爸的看法也变了。
我说:“根据爸爸的天生气质,他一定是爱你的。”
我问案主:“家里面谁最像爸爸?”
她说:“以前我是不承认自己像爸爸的,今天你这么说问,其实我觉得除了他不负责任我很负责任以外,我其他什么都像他!”所以她想法也改变了。
不是要按照冰山的套路从头到尾一层一层的问,可以根据情况问历程性问题。所以治疗师要先有能力看到案主的冰山。你要是看不出的话,你问话的深度就肯定不够。在冰山的任何一个层次去做转化都是可以的。看看有没有一些感受想法和期待她是没有看到的,帮助他能够在生活里去觉察自己。也可以完整的倾听他,去看看他拥有的资源,带他到渴望或生命力里面。
一般上当我帮助案主在感受想法或期待有所改变后,我就会带他去滋养自己,欣赏自己。很多人对生命力是什么是模糊的,其实就是我们能活着的能量。当心理营养足够的时候,就会去滋养生命力,生命的五朵金花就能绽放!生命是需要滋养的!体会到更加多的接纳与重视,更加有安全感,被肯定和认可,我们的生命力就会被滋养了。转化一定是和生命力有关的。先改变内在系统,外在系统也就会跟着改变。内在系统就是个人的内在冰山,外在系统就是我们的人际关系。看治疗效果好不好是以看人际关系的状态为准的。
第四个元素是:聚焦在改变
不是聚焦在事件或者问题上,我不用不停的听案主讲一个个的故事。我是去听这件事这个人的影响是什么?比如说有个人来说我孩子最近行为偏差经常打人,我不需要案主过多的描述事件,我会聚焦在改变上。
咨询师问的每个问题都是为下一个问题准备的。我会总结说孩子出现了偏差行为,我们可以去问母亲的冰山和孩子的冰山,比如说母亲现在在描述孩子的情况,她用指责的姿态,那么她可能会忽略了孩子的冰山。重点是会放在孩子的冰山上。孩子的冰山发生了什么呢?我们知道偏差行为会使别人讨厌我,这是违反天性的呀?我明知道会惹人讨厌可我还是要去做?
这说明有一样东西是孩子很想要的,孩子一定有一个未满足的渴望,使他宁可被母亲讨厌都要做出一些偏差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渴望,那么孩子到底想要得到什么呢?咨询师要带母亲去看孩子的渴望。
假如母亲是讨好的,我会带她先看自己的冰山。一定聚焦在对母亲的影响上。我们要先去同理她,然后带她去看儿子的冰山。一定是聚焦在改变,而不是关注在负面的事情或行为。
可以从想法、期待和渴望去做改变。我听案主说了情况后要有能力带她看到正面的东西,而且这还必须是真实的,不是谄媚,否则是不能令案主信服的,能体验到自己的爱和价值感。不要做个只懂得听故事的治疗师一个个案就在讲故事和听故事之间而已,下次来又继续讲故事和听故事,治疗师钱是赚了,但是心理治疗可能没怎么做到呢。
试验证明,单单告诉别人自己的故事就能够体验到很多快乐,但却不一定是做了心理治疗,从萨提亚模式的角度来说,心理治疗必须有体验性的改变发生,这改变能带来生命层次的提升。简单来说,这心理治疗能帮助我更快乐,更加有爱心,更加有价值感,更独立自主和更加一致。